套櫓��
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
張道陵在龍虎山用三年時間煉成九天神丹後,已六十餘矣,吃了神丹容貌益少,“返老還童”,像30歲左右的人。接著又在龍虎山東北邊的西仙源壁魯洞,得神虎秘文,並建立天師草堂,廣傳弟子,為人治病,到他經嵩山二人巴蜀時,已經90多歲了。
由此可見,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修道講課時間長達30餘年,這段不算短的日子,是他煉丹學道的主要時期。如今“煉丹池”、“濯鼎池”、“習升臺”、“天師草堂”等遺址仍在,壁魯洞中的石灶石床石几俱存,多種史籍均有記載,多處遺址歷歷可考。正如葛洪在《神仙傳》中所述:“陵初入龍虎山,合丹鬥劑,雖未衝舉,已成地仙。”可見他那時的道學功底已經相當深厚了。
張道陵第二次攜弟子王長嵩山人巴蜀已過九十高齡。為什麼耄耋之年還要入蜀,一是“聞蜀人多純厚,易於激化,且多名山”,對創教有利;二是“聞巴蜀疹氣危害人體,百姓為病疫災厄所困”,他要繼續用符、丹為人治病,佐國佑民。入川后,他先居陽平山,後住鶴鳴山,還到了西城山、葛潰山、秦中山、昌利山、湧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精思煉志,著作道書24篇,足跡遍及'6'巴蜀、陝西等地。他收徒設教,建立道教基層組織,凡入道者須出信米五斗(漢時一斗等於當代二升,五斗即等於2014年一斗),“付天倉”以備饑荒和作“義舍”之用。
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時張陵109歲),五月一日,“太上親降”,授以三天正法,命陵為“天師”,又授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其年七月七日,又授(陵)《正一盟威妙經》,重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太上以漢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時二十四治,付天師張陵奉行布化。”自此功成道著分領二十四治,第子戶至數萬,道教遂大行於巴蜀一帶。東漢恆帝永壽二年(公元156年),張陵123歲,是年九月九日,將諸秘錄、斬邪二劍、玉冊、玉印授長子衡,乃與夫人雍氏登雲臺峰,白日升化。
自“祖天師正一道”創立以來,歷為道教所尊,認為它是正一盟威之道,是伐誅邪偽、整理鬼氣、統承三天、佐國佑民、新出治世的真道,即真一無二的正道。時人尊張道陵為人天之師,又稱天師道。宋元以來,三山符錄統歸龍虎山,遂統稱為正一道,以區別金元之際在北方興起的全真道。'5'關於張陵創立道教的過程,《道藏》多處記載,葛洪在其所著《神仙傳》中說:“。。。。。。聞蜀人多純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與弟子入蜀,住鶴鳴山,著作道書二十四篇,乃精思煉志。忽有天人下降,千乘馬騎,金車羽蓋,驂龍駕虎,不可勝數。或自稱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於是百姓翕然,奉事之以為師。弟子戶至數萬,即立祭酒,分領其戶,有如長官。。。。。。”。
傳說東漢順帝年間某夜,太上老君降臨在他住的地方,授給他雌雄劍和許多符籙,要他誅滅橫行四川的六大鬼神。
張道陵精修千日,煉成了種種降魔的法術。
不久八部鬼帥各領鬼兵共億萬數為害人間,他們帶來各種瘟疫疾病、殘害眾生。
張道陵於是在青城山上設下道壇,鳴鐘扣罄,呼風喚雨指揮神兵和這些惡鬼大戰。
張道陵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變成了蓮花。
鬼眾又放火來燒,真人用手一指,火焰又燒了回去。鬼帥一怒又招來千軍萬馬重重包圍,不料真人用丹筆一畫,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紛紛叩頭求饒。
但是他們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