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集 微笑標本

2015年的廣州,夏日的陽光透過診所的百葉窗,灑在木質的地板上,形成一道道斑駁的光影。我坐在辦公桌前,手中握著一杯溫熱的綠茶,目光落在窗外的珠江上。江水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偶爾有幾隻白鷺掠過水麵,帶來一絲清涼的氣息。診所位於珠江邊一座古老的天主教堂旁,教堂的鐘聲每隔一小時便會響起,悠遠而寧靜。隔壁的公園裡,孩子們的笑聲和老人的交談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

我叫方芮,今年50歲,是一名心理醫生。獨身多年,我的生活簡單而充實。除了工作,我熱衷於跆拳道、游泳和滑輪滑,這些運動讓我保持了良好的體力和精神狀態。旅遊和攝影是我的兩大愛好,每當假期來臨,我便會背上相機,踏上旅途,捕捉世界各地的美景和人文風情。在診斷和治療病人時,我擅長運用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透過觀察和改變患者的行為,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

這天上午,診所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她叫姜可欣,24歲,是一家網紅孵化機構的培訓師。她的到來讓我感到一絲不安,因為她嘴角用肉色膠帶強行固定上翹弧度,手提箱裡裝滿了不同色號的口紅注射器。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疲憊和無奈,彷彿在強顏歡笑。

“方醫生,您好。”姜可欣的聲音有些沙啞,她小心翼翼地坐在我對面的椅子上,手提箱放在腳邊。

“姜小姐,您好。”我微笑著回應,試圖讓她放鬆下來。“請告訴我,您最近遇到了什麼困擾?”

姜可欣低下頭,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痛苦。“方醫生,我……我得了心因性面癱。”

我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我是一名網紅培訓師,每天都要面對鏡頭,教別人如何微笑,如何吸引粉絲。”她的聲音有些顫抖,“可是,我自己卻越來越笑不出來了。我的嘴角需要用膠帶固定,否則就會下垂。每隔15分鐘,我就要用迷你三稜鏡檢查嘴角的對稱度,確保它們保持在黃金分割點上。”

我注意到,她的手指緊緊握著手提箱的把手,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他們只關心我的嘴角是否完美,卻沒人關心我的眼輪匝肌在痙攣。”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和無奈。

我深吸一口氣,心中湧起一陣同情。姜可欣的情況並不罕見,尤其是在這個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許多人為了追求完美的外表,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姜小姐,我理解您的痛苦。”我輕聲說道,“我們可以透過一些方法來幫助您恢復面部肌肉的功能,緩解您的症狀。”

她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真的嗎?方醫生,您能幫我嗎?”

我點點頭,微笑道:“當然,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接下來的幾周,姜可欣每週都會來診所兩次。我決定採用行為主義理論中的系統脫敏法,幫助她逐步擺脫對假笑的依賴。首先,我讓她在診所的放鬆室裡進行深呼吸和肌肉放鬆練習,幫助她緩解緊張的情緒。

“姜小姐,請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您的身體逐漸放鬆。”我輕聲指導著她。

她依言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吐出。她的肩膀逐漸放鬆下來,手指也不再緊緊握著手提箱。

“很好,現在請想象您在一個美麗的海灘上,陽光溫暖,海風輕拂。”我繼續引導她。

她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自然的微笑。我注意到,她的眼輪匝肌不再痙攣,整個面部表情顯得柔和而自然。

“方醫生,我感覺好多了。”她睜開眼睛,眼中閃爍著淚光。

我微笑著點點頭,“很好,姜小姐。我們繼續練習,您會越來越好的。”

接下來的幾次治療中,我逐漸增加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