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參加了一個攝影愛好者小組。在那裡,她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外出採風,分享攝影作品背後的故事。在與朋友的交流中,林悅發現,她可以用自己獨特的記憶,為照片增添更多生動的細節和故事。
“方醫生,和他們在一起,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個怪物。我們分享著彼此的生活,我發現自己的記憶也能給大家帶來快樂。”林悅興奮地告訴我。
然而,治療並非一帆風順。一次,圖書館舉辦了一場大型活動,大量的人流、資訊和突發狀況讓林悅的記憶再次失控。活動結束後,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和沮喪之中。
“我以為自己已經好了,可為什麼還是這樣?我是不是永遠都擺脫不了這個噩夢?”林悅哭著對我說。
我耐心地安慰她,告訴她挫折是治療過程中的一部分。我們一起回顧了這段時間的治療進展,發現她在面對壓力時,放鬆訓練和記憶控制的方法沒有得到有效運用。
我們重新強化了這些訓練,並針對壓力場景進行了模擬訓練。我讓林悅想象自己處於各種壓力情境下,然後運用放鬆和記憶控制技巧應對。經過多次練習,林悅逐漸能夠在壓力環境下保持相對平靜。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悅的情況有了顯著改善。她不再被記憶所奴役,能夠更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思維。她的臉上重新綻放出笑容,生活也回到了正軌。
在最後一次治療結束時,林悅緊緊地擁抱了我:“方醫生,真的太感謝您了。是您讓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讓我從那個記憶的蜂巢中解脫出來。”
我微笑著看著她:“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林悅。記住,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你都有足夠的力量去克服。”
林悅離開後,我站在診所窗前,望著珠江上波光粼粼的江面。每一個患者的故事都是一段獨特的旅程,而我有幸成為他們旅程中的引路人。我知道,還有更多的人在心靈的迷霧中徘徊,等待著被照亮。我將繼續堅守在這個崗位,用我的專業和愛心,為他們驅散陰霾,迎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