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集 代謝謊言

一陣輕輕的敲門聲響起,隨後,一個略顯瘦弱的少年在一位中年婦女的陪同下走了進來。少年低著頭,眼神閃躲,不敢與我對視。中年婦女看上去一臉疲憊,眼中滿是擔憂。

“方醫生,您好,這是我兒子曉峰。”婦女說道,聲音裡帶著一絲無奈和焦急,“他自從得了糖尿病,就變得特別奇怪,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微笑著請他們坐下,目光柔和地看向曉峰:“曉峰,別緊張,我們就像朋友一樣聊聊天,好嗎?”

曉峰微微點了點頭,依舊沉默不語。

經過一番交談,我瞭解到曉峰今年十五歲,原本是個活潑開朗的少年,熱愛籃球,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然而,半年前,他被確診為糖尿病,這突如其來的疾病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方醫生,自從知道自己得了這病,他就像變了一個人。”曉峰媽媽嘆了口氣,眼眶微微泛紅,“以前他最愛運動,現在卻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也不跟朋友出去玩了。”

曉峰低著頭,手指不安地揪著衣角,過了好一會兒,才小聲說道:“我害怕,我怕打胰島素,怕別人知道我有病。”

我心中一緊,意識到曉峰的問題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焦慮和恐懼。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少年來說,患上糖尿病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不僅要承受身體上的痛苦,還要面對心理上的壓力。

我決定先從行為主義理論中的放鬆訓練開始,幫助曉峰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情緒。我讓他躺在舒適的躺椅上,播放起輕柔舒緩的音樂,房間裡的燈光也調得柔和而溫暖。

“曉峰,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自己的身體逐漸放鬆,從腳尖開始,慢慢向上蔓延……”我用輕柔的聲音引導著他,每一個字都像是一陣微風,輕輕拂過他的心田。

曉峰的呼吸漸漸平穩,眉頭也慢慢舒展開來,臉上的緊張神情有所緩和。趁著這個時機,我開始和他談論糖尿病和胰島素治療的相關知識,試圖讓他對自己的病情有更科學的認識,減少不必要的恐懼。

“曉峰,胰島素就像是你身體裡的小助手,它能幫助你的身體更好地利用糖分,讓你保持健康。很多人都在使用胰島素,它並不可怕。”我耐心地解釋著,希望能打破他心中的恐懼壁壘。

然而,當我提到“注射胰島素”這幾個字時,曉峰的身體突然緊繃起來,臉上露出痛苦和抗拒的表情:“我不想打針,太疼了,而且同學要是知道了,會笑話我的。”

我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知道打針會讓你有些害怕,這很正常。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這個過程變得不那麼難受。至於同學,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因為這個而嘲笑你的。”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不斷調整治療方案。除了放鬆訓練,我還採用了系統脫敏療法。我找來一些關於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的影片,先讓曉峰遠遠地觀看,觀察他的反應。一開始,他看到影片裡的針頭就會緊張得閉上眼睛,身體微微顫抖。

我輕聲安慰他,鼓勵他慢慢適應:“曉峰,這只是一個影片,不會傷害到你。我們慢慢來,你做得很好。”

隨著觀看次數的增加,曉峰的緊張情緒逐漸減輕。然後,我讓他靠近一些觀看,並且在一旁詳細講解注射的原理和過程,讓他了解到這其實是一個很安全的治療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關注到曉峰的家庭環境對他的影響。曉峰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工作忙碌,平時對曉峰的關心更多體現在物質上,而忽視了他內心的情感需求。自從曉峰生病後,父母雖然很擔心,但由於缺乏相關的心理知識,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引導他,這也加重了曉峰的心理負擔。

於是,我邀請曉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