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集 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

“上次我們談到了你的自責感。”我說道,“今天,我想和你一起探討一下,這些自責的想法是否真的合理。”

她點了點頭,似乎已經準備好面對這個話題。

“你說你覺得自己不夠好,總是擔心會出錯。”我說道,“這種想法是否讓你在生活中感到很大的壓力?”

她苦笑了一下:“是的……我總是覺得自己必須做到完美,否則就會讓別人失望。”

“那麼,你覺得‘完美’的標準是什麼?”我問道。

她愣了一下,似乎從未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過了一會兒,她低聲說道:“我……我不知道。也許就是不出錯吧。”

“不出錯,真的可能嗎?”我繼續引導她,“每個人都會犯錯,這是人之常情。你覺得,如果你允許自己犯錯,會發生什麼?”

她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輕聲說道:“我……我可能會覺得輕鬆一些。”

“是的。”我點頭說道,“認知行為理論告訴我們,我們的情緒往往是由我們的想法決定的。如果我們能夠改變那些不合理的想法,我們的情緒也會隨之改變。”

她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我需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是的。”我微笑著說,“這是一個過程,不需要急於求成。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

---

第四次治療:重生的開始

第四次治療時,孫麗的狀態已經明顯好轉。她的臉上多了一絲笑容,眼神也變得明亮了許多。她穿著一件淡粉色的連衣裙,整個人看起來煥然一新。

“最近感覺怎麼樣?”我問道。

她微笑著點了點頭:“好多了。雖然偶爾還是會做噩夢,但我不再那麼害怕了。我知道那只是記憶,不會傷害到我。”

“很好。”我欣慰地說道,“你已經學會了如何與那些記憶共處,而不是被它們控制。”

她深吸了一口氣,輕聲說道:“謝謝你……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可能還在那個黑暗的角落裡。”

“這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我說道,“我只是引導你去發現自己的力量。”

她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我會繼續努力的。我知道,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已經不再害怕了。”

“很好。”我微笑著說,“記住,每一次的進步,都是你重生的開始。”

---

後記

孫麗的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創傷後應激障礙並不僅僅是記憶的困擾,更是內心深處未處理的情感和認知的反映。透過精神分析法和認知行為理論的結合,我們能夠幫助病人逐步走出陰影,找到重生的力量。

每一次治療,都是一次心靈的探索與修復。而我,作為心理醫生,也在這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