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集 飢餓燈塔

我叫方芮,50歲,是個獨身的心理醫生。在2015年的廣州,我的診所坐落在珠江邊,挨著一座天主教堂,旁邊還有個滿是生活氣息的公園。工作之餘,我喜歡去公園裡滑輪滑,感受風在耳邊的輕撫,或者去珠江邊游泳,讓自己沉浸在水流的擁抱中。跆拳道也是我保持活力與自律的方式,而旅遊攝影則是我探索世界、記錄美好的視窗。在面對患者時,我擅長運用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幫助他們驅散內心的陰霾。

今天,我的新患者白露走進了診所。她29歲,是南極科考隊的隨隊醫生,可她一出現,就像帶著南極的凜冽寒風,讓整個診所的溫度都似乎降了下來。她的頭髮裡結滿了冰晶,在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髮間還插著一支用鯨魚須編織成的髮簪,透著別樣的神秘。

我請她坐下,她的動作遲緩又僵硬,眼神遊離,像是還沒從那片極寒之地回過神來。我輕聲說道:“白露,我叫方芮,是你的心理醫生,你可以和我講講你的感受。”她微微點頭,卻許久沒有開口。

透過交談,我瞭解到她患上了極地綜合徵。在南極那片廣袤而孤獨的大陸上,漫長的極夜、寂靜的冰原,孤獨如影隨形,而她將這份孤獨投射成了暴食與催吐的惡性迴圈。看著她日漸憔悴的面容,深陷的眼窩,我心疼不已,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她擺脫這個困境。

我開始運用行為主義理論為她制定治療方案。首先,我嘗試透過建立規律的飲食時間表來調整她紊亂的進食習慣。每天,我都會在固定的時間給她準備一份營養均衡的餐食,從簡單的水果、蔬菜沙拉,到富含蛋白質的雞胸肉、魚肉。起初,她面對食物時,眼神中充滿了掙扎,既有著渴望,又帶著深深的恐懼。

“白露,這些食物是來幫助你恢復健康的,每一口都是對自己的關愛。”我溫柔地鼓勵她。她顫抖著拿起勺子,艱難地吃下第一口,可沒過多久,她就衝向衛生間,開始催吐。我跟在她身後,輕輕拍著她的背,沒有責備,只有安慰:“沒關係,我們慢慢來,這只是一個過程。”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她的心理狀態,我決定使用一些特殊的治療手段。我知道她對攝影有著濃厚的興趣,畢竟在南極科考時,她肯定用鏡頭記錄下了許多壯麗的景色。於是,我拿出自己的延時攝影裝置,對她說:“白露,我們來做個有趣的實驗。我想記錄下你進食時的狀態,也許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了。在她進食時,我啟動了延時攝影,鏡頭對準她的眼睛。當她開始暴食,大口吞嚥食物的時候,我透過監控畫面驚訝地發現,她的瞳孔竟然出現了極光色的變異,那絢爛卻又詭異的色彩在她的眼中閃爍,彷彿是南極的極光在她的靈魂深處爆發。

“白露,你看。”我把拍攝的畫面展示給她,“你的身體和內心都在經歷一些奇妙又複雜的變化,我們一起去解開這些謎團,好嗎?”她看著畫面,眼中滿是震驚,似乎第一次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異樣。

隨著治療的深入,我發現白露總是對她從南極帶回來的冰芯樣本格外關注。她時常緊緊抱著那些樣本,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有一次,在她情緒較為穩定的時候,我小心翼翼地問起:“白露,這些冰芯樣本對你來說一定很重要吧?”她沉默了許久,緩緩點頭:“這裡面藏著南極的秘密,也藏著我的……秘密。”

我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同時也隱隱感覺到這些冰芯樣本可能是解開她心結的關鍵。在一次治療中,趁著她情緒放鬆,我提出想要仔細看看那些冰芯樣本。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了。

當我開啟存放冰芯樣本的盒子時,一股寒意撲面而來。我仔細觀察著每一個樣本,突然,我發現其中一個樣本里似乎有異樣。在冰芯的深處,隱隱約約有一些不明物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