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集 有癮

點頭:“我願意試試。”

---

第三次治療

第三次治療時,陳先生帶來了一本筆記本,上面記錄了他這一週的自動思維和情緒變化。他的穿著更加隨意,眼神中也多了一絲平靜。

“醫生,我按照你的建議,記錄了自己的想法。我發現,每次衝動之前,我都會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焦慮感。”他翻開筆記本,指著其中一頁說道。

我仔細閱讀了他的記錄,發現他的衝動行為往往與情感需求密切相關。這正是精神分析法中需要探索的潛意識衝突。

“陳先生,你覺得這種孤獨感和焦慮感是否與你的童年經歷有關?”我問道。

他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道:“也許吧……我小時候總是感到孤獨,母親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陪我。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

我點點頭,繼續引導他:“那麼,你覺得現在的衝動行為是否是一種試圖填補這種情感空缺的方式?”

他抬起頭,眼神中閃過一絲痛苦。“是的……每次衝動過後,我都會感到短暫的滿足,但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空虛和自責。”

我決定幫助他重新審視自己的情感需求,並尋找更健康的方式來滿足它們。

“陳先生,我們可以嘗試用認知行為理論中的‘替代行為’來應對你的衝動。比如,當你感到孤獨或焦慮時,可以嘗試做一些讓你感到放鬆和滿足的事情,比如聽音樂、運動,或者與朋友聊天。”

他點點頭:“我會試試的。”

---

第四次治療

第四次治療時,陳先生的狀態明顯改善。他的穿著更加輕鬆,眼神中也多了一絲自信。他告訴我,這一週他成功地控制了幾次衝動,並嘗試用替代行為來應對孤獨感和焦慮感。

“醫生,我覺得自己開始慢慢掌控生活了。”他微笑著說道。

我注意到他的自我評價變得更加積極,這正是認知行為理論中認知重構的效果。

“陳先生,你做得很好。接下來,我們可以繼續探索你的潛意識衝突,並鞏固你的認知行為技巧。”

他點點頭:“我願意繼續努力。”

在接下來的治療中,我們進一步探索了他的童年經歷和情感需求,並幫助他建立了更健康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他的生活逐漸恢復了正常,他也重新找回了自信和自尊。

---

結語

陳先生的重生之旅讓我深刻體會到,心理治療不僅僅是技術的運用,更是對人性深處的理解和關懷。透過精神分析法和認知行為理論的結合,我幫助他找到了內心的平衡,並重新掌控了自己的生活。每一次治療,都是一次靈魂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