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集 骨骼沙盤

我是方芮,五十歲,獨身,在2015年的廣州珠江邊經營著我的心理診所。診所與一座肅穆的天主教堂相鄰,教堂的鐘聲悠悠迴盪,為這片區域增添了幾分寧靜與莊嚴。診所旁的公園是我心靈的避風港,閒暇時,我喜歡在那兒滑輪滑,感受微風輕拂臉頰,或是在珠江裡暢快游泳,享受那份獨屬於自己的寧靜與愜意。跆拳道是我保持活力的秘訣,旅遊攝影則是我探索世界、記錄美好的視窗。面對患者,我憑藉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努力幫他們驅散內心的陰霾。

在一個悶熱的午後,診所的門被輕輕推開,一個身形高大的男人走了進來。他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襯衫,袖口隨意地挽起,露出結實的小臂,下身是一條深色的長褲,沾滿了灰塵。他的頭髮有些凌亂,臉上帶著疲憊與焦慮,眼神中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迷茫和恐懼。

“請問是方醫生嗎?”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顫抖。我微笑著點頭,“是的,我是方芮,您請坐。”我給他倒了一杯水,示意他放鬆。他接過水,一飲而盡,彷彿這樣能緩解他內心的緊張。

“方醫生,我覺得自己快要瘋了。”他雙手抱頭,聲音中充滿了痛苦,“我好像能預言災難,可沒人相信我。”我耐心地傾聽著,示意他慢慢說。他叫沈逸,45歲,是一名地質學家,在業內頗有名氣。

隨著交談的深入,我瞭解到沈逸的困擾。他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偶然發現了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從那之後,他便開始頻繁地做一些奇怪的夢,夢裡總是出現各種災難場景,洪水、地震、山體滑坡……而且,這些夢境中的災難似乎都與他研究的地質結構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絡。更詭異的是,他發現自己只要用骨骼模型在沙盤上擺出特定的形狀,就能“看到”未來即將發生的災難畫面。

“方醫生,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荒唐,可這都是真的。我已經嘗試向相關部門報告,可他們都覺得我瘋了,說我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無助,“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災難發生,卻無能為力。”

我意識到,他的這種情況可能是心理壓力與潛意識的一種複雜表現。從行為主義理論出發,我決定先幫他緩解內心的焦慮,打破這種因恐懼和無助而產生的惡性迴圈。“沈先生,我們先不考慮那些預言,試著放鬆下來。你能不能詳細說說,第一次出現這種奇怪現象的具體經過?”我輕聲問道。

他皺著眉頭,陷入了回憶。“那是在一次深山考察中,我在一個古老的山洞裡發現了一些奇特的岩石紋路,那些紋路的排列方式似乎隱藏著某種規律,但又超出了我以往的認知。從那之後,我就開始做那些可怕的夢。”他的聲音有些顫抖,彷彿又回到了那個恐怖的夢境中。

我點了點頭,決定先從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習慣入手,幫助他調整狀態。我建議他每天進行冥想和深呼吸練習,讓身心得到放鬆。同時,我鼓勵他繼續進行地質研究,但要以一種更理性、科學的方式,而不是被那些神秘的預言所左右。

沈逸很配合治療,他開始每天早起進行冥想。有一次,他興奮地告訴我:“方醫生,冥想真的讓我感覺好多了,那種焦慮和恐懼似乎減輕了一些。”看著他逐漸恢復一些精神,我感到很欣慰。

然而,治療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一天,沈逸神色慌張地來到診所,他的手微微顫抖著。“方醫生,又發生了。我昨晚又夢到了一場巨大的地震,而且這次的畫面格外清晰,我能看到具體的地點和時間。”他的聲音充滿了恐懼,“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雖然我不相信所謂的“預言”,但他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已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我決定和他一起深入研究他夢中的場景,從科學的角度去分析是否存在潛在的地質風險。

我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