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集 記憶蜂巢

敲門聲響起,進來的是一位年輕女子,她身形消瘦,面色略顯蒼白,眼神中透著疲憊與迷茫。“方醫生,您好,我叫林悅。”她輕聲說道,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林悅在圖書館工作,本應過著平靜而充實的生活。然而,看似尋常的日子,卻被一種奇特的病症攪得支離破碎——超憶症。這病症就像一把雙刃劍,讓她對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擁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別人努力回憶都未必能想起的瑣事,於卻如刻在石碑上的字跡,清晰且深刻,永不磨滅。

起初,她以為這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學生時代,她憑藉過目不忘的本事,學習成績一路領先,旁人眼中艱澀的知識,她只需看一遍便能牢記於心。可隨著年齡增長,這份“天賦”卻漸漸變成了沉重的負擔。

“方醫生,我感覺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個巨大的蜂巢裡,每一個記憶都是一格蜂房,密密麻麻,無窮無盡。”林悅的聲音帶著痛苦,“那些瑣碎的記憶,從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臉上的溫度,到路上陌生人的一個眼神,事無鉅細,都在我腦海裡橫衝直撞,讓我無法喘息。”

她告訴我,夜晚本該是放鬆入眠的時候,可對她來說,卻是記憶肆意狂歡的舞臺。那些白天的片段,像不受控制的影片,在她腦海中不斷迴圈播放。她試圖用各種方法去忘卻,拼命工作、運動,甚至酗酒,可一切都無濟於事。

我深知,超憶症帶來的不僅是記憶的負擔,更是心理上的巨大壓力。我決定先從行為主義理論中的放鬆訓練入手,幫助她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我引導林悅躺在舒適的躺椅上,調暗燈光,播放起輕柔舒緩的音樂,那旋律如潺潺溪流,在房間裡靜靜流淌。

“林悅,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氣息在身體裡的流動,從腳尖開始,慢慢放鬆……”我輕聲說道,每一個字都像是一片羽毛,輕輕落在她的心間。

林悅按照我的引導,緩緩調整呼吸,身體逐漸放鬆。趁著她進入放鬆狀態,我開始引導她嘗試控制記憶。“想象你面前有一扇門,那些記憶就像等待進入的訪客。現在,你擁有決定誰能進來的權力。”我說道。

林悅眉頭微皺,努力按照我的引導去做。突然,她睜開眼睛,眼中滿是痛苦:“方醫生,不行,它們太強大了,我根本控制不住,那些記憶像潮水一樣湧進來。”

我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彆著急,這是正常的,我們慢慢來。超憶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克服它也需要時間。”

我意識到,單純的放鬆訓練和記憶控制引導還不夠,林悅需要更全面的治療方案。我開始深入瞭解她的生活習慣和日常環境。原來,她在圖書館工作,每天接觸大量的書籍和形形色色的人,資訊的過度攝入進一步加重了她的記憶負擔。

我建議她調整工作方式,減少不必要的資訊接觸。同時,增加規律的運動,比如瑜伽和慢跑,透過身體的鍛鍊來釋放心理壓力。

為了幫助林悅更好地應對記憶,我採用了行為塑造法。我讓她每天記錄下那些對她影響較大的記憶,然後按照影響程度進行分類。從最輕微的記憶開始,引導正視並嘗試放下。

“林悅,當你寫下這些記憶時,就像把它們從腦海中轉移到紙上,這樣可以減輕你的負擔。”我說道。

林悅開始按照我的方法去做,一開始,她覺得這毫無意義,那些記憶依舊頑固地佔據著她的腦海。但隨著時間推移,她逐漸發現,當她把記憶寫下來,再去審視時,那些記憶似乎變得不那麼可怕了。

在治療過程中,我還關注到林悅的社交生活。因為超憶症,她漸漸疏遠了朋友,害怕自己與眾不同的記憶方式會讓別人覺得她怪異。我鼓勵她重新融入社交,參加一些興趣小組,和朋友多交流。

林悅聽從了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