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把我們困在城中,那豈不是自投羅網?”
那人說道:
“我朝中還有忠心之人呢。”
三藏問道:
“那就好!想必是某位親王或侍臣被派去鎮守某地了吧?”
那人答道:
“不是。我的太子還在宮中,他是我的親生兒子,正位儲君。”
三藏問道:
“那太子是否也被妖怪貶逐了?”
那人答道:
“沒有。他還留在金鑾殿上,有時在五鳳樓與學士講書,有時與那妖怪一起登壇議事。”
“這三年來,妖怪禁錮太子,不讓他進皇宮見母后,因此母子不能相見。”
三藏道:
“這是為何?”
那人解釋道:
“那妖怪擔心太子與母后見面時閒談,說出真相洩露秘密,因此不讓他們相見,以便永保自己的地位。”
三藏感慨道:
“陛下您的遭遇竟與我有些相似。”
“當年我的父親被水賊害死,母親被水賊強佔。”
“三月後,生下了我。”
“我因落水得救,被金山寺恩師撫養成人。”
“幼年時無父無母,甚是悽苦。”
“如今那太子失去了雙親,想必也同樣惶恐不安!”
隨後又問道:
“雖然太子還在宮中,但我如何能夠見到他?”
那人答道:
“怎麼會見不到?明早太子會出城。”
三藏問:
“他為何出城?”
那人道:
“明日早朝之後,他將率領三千兵馬,帶著鷹犬出城打獵。”
“到時師父便可與他相見。只要您將我的話轉告他,他一定會相信。”
三藏說道:
“可他畢竟是肉眼凡胎,長期被妖怪矇騙,在殿上天天喊那妖怪‘父王’,他如何會信我的話?”
那人道:
“若怕他不信,我留下一件信物交給您。”
三藏問道:
“是什麼信物?”
那人將手中拿的金廂白玉圭放下,說道:
“此物便可作證。”
三藏問:
“這玉圭有什麼用處?”
那人說道:
“那妖怪自從變成我的模樣之後,唯獨少了這件寶物。”
“他進入宮中時,便謊稱那求雨的全真偷走了玉圭。”
“這三年來,他一直沒有這件東西。”
“我太子若見此物,定能睹物思人,替我報仇。”
三藏說道:
“好吧,我就收下這信物,帶著徒弟為您處理此事。”
“但您準備在何處等訊息?”
那人回答:
“我不敢在此久留。”
“我這就去央求夜遊神,再用一陣神風將我送回皇宮內院,託夢給我的正宮皇后,讓她與太子母子合力,再與師父您師徒齊心協力。”
三藏點頭應允道:
“那您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