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鄧老師從阿青店出來已經快10點了,便徑直去常去的理髮店剪頭髮。理髮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師傅,鄧老師就喜歡他一絲不苟的態度。老師傅剪髮、刮鬍子每一步驟都很細緻,不會因為多人等候就有所敷衍。老師傅喜歡邊剪頭髮邊和客人聊天,往往剪一個頭發要幾十分鐘,鄧老師挺亨受這樣的時光,什麼都不用想,做個靜默的傾聽者。
剪完頭髮,鄧老師打量鏡中的自己,白襯衣黑西褲雖然有點舊,但也算整潔。斯文斯文的透著書卷氣息,剛剪完頭髮,顯得英敏清爽。鄧老師滿意地抖落衣服上的碎髮,付完錢,哼著歌兒往回趕。鄧老師對現在的景況是滿意的,能自己養活自己,不再捱餓,是多年前夢寐以求的事情。
自從上次到鎮上邂逅阿青後,鄧老師便經常往鎮上跑,他們聊文學,聊人生,聊未來。阿青準備復讀,再次追逐自己的夢想。鄧老師很支援她,認為現在國家對外開放,正是用人之際,以後對人材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一定要讀書,不要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鄧老師還專門跑到縣上的新華書店買了一套高三的複習資料送給阿青。在書本的扉頁上鄧老師寫下了汪國真的詩句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署名:鄧啟先
阿青接過書,凝視這剛勁飄逸的留言,接過筆續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署名:梁青芸
鄧老師抬頭看阿青,剛好碰上阿青投來的熱誠的眼光,阿青避開鄧老師的目光,雙頰緋紅。鄧老師握著阿青的雙手,目光堅定而灸熱。窗外夕陽西下,滿天紅霞……
阿青決定復讀,九爹也很支援,乾脆叫她回家安心看書,等開學後就回學校復讀。阿青也覺得時間很緊,便回到銅鑼村準備來年再衝刺高考。
阿青回到銅鑼村,哥哥已經幫她搞好
房間衛生。還新添置了一個書架,阿青滿是驚喜,把高中課本和複習資料分門別類碼上書架。一切準備停當,阿青滿意地環視一遍房間,覺得還缺點綠意。立即行動,阿青去院子裡剪了兩根萬年青,然後用玻璃瓶盛裝擺在書架前。書本、綠植構築了青芸的精神家園,也是她的根據地。
青芸回到銅鑼村的當天傍晚,鄧老師出去散步時剛好碰上她去菜地摘菜。鄧老師難掩喜悅地說:“回來了?要抓緊複習,有什麼要幫忙的儘管說。”青芸莞爾一笑說:“好的,就怕的嫌我煩。”鄧老師急忙說:“怎麼會呢,能幫到你是我最大的心願。”青芸微笑說:“去菜地摘菜,來嗎?”欣然同往。
菜地裡,瓜果疏菜生機勃勃,綠意盎然,賞心悅目。青芸和鄧老師邊摘菜邊說笑。青芸成了這綠色的中心,吸引著鄧老師的視線,舉手投足都散發著美的光芒。從此每天的傍晚,鄧老師都偶遇青芸,菜地、河邊都留下兩位年輕人的倩影。
鄧老師和青芸的戀情很快就在銅鑼村傳開了,不少村民都覺得這是郎才女貌的好事。有熱心的村民有心攝合他們,主動找九爹談,願做月老。九爹知道來者意思後說:“不行,鄧老師的家境我清楚,老師的收入也不高。再說阿青還要複習高考,他們的事以後不要再提了。”九爹送走“月老”,皺著眉在院子裡踱步。
晚飯的時候,九爹對青芸說:“最近聽村民講,你和小學的鄧老師走得比較近。以後要注意點,別讓人閒言閒語。鄧老師家景我清楚,老師收入又不高,我是不同意你們來往的。你以後不用去摘菜了,讓你媽去。你就在家好好複習。”青芸夾菜的手僵在那裡,委屈地說:“爸,鄧老師有什麼不好,雖然家窮點,但也是憑本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