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問心無愧,對得起職工,對得起自己的付出。
姚斌對謝南的做法大為贊同,搶著要去做7組列車員到工作,什麼工作呢?就是每人拿出300元的思想工作,他已經想好了說辭!有這樣的隊長和你搭班子幹活,誰的心裡不痛快?所以,該擔當時就要有擔當,這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
兩人取得一致意見後,謝南召開了在家的車隊幹部會議,會議上大家統一了思想,統一了分配方案。第二天又召開了在家休班的列車長會議,姚斌代表車隊對這次分配方案進行了說明,讓每一名列車長積極正面宣傳車隊的做法,宣傳車隊的良苦用心,要在思想和行動上與車隊保持高度一致。
尤其是7組,雖然你拿到了獎牌,但是榮譽是大家的,你只是這個集體的代表!車隊的榮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關切到每一個燕青車隊的職工,每一個燕青車隊的職工都是這份榮譽的代表!
燕青車隊這次的舉動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將他們推到了段裡輿論風暴的正中心。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有人對其投來豔羨的目光,毫不吝嗇地給予讚美之詞;有人則心生嫉妒,酸溜溜地說著風涼話;更有人直接指責他們搞所謂的“平均主義”,認為這種做法不公平且缺乏效率。
然而,人性往往如此複雜多變。當我們自己去做事時,無論採取何種方式,總覺得自有一番道理可言。可一旦看到他人行事,卻又忍不住指指點點,非得發表一些個人看法,並強行摻入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彷彿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高明之處,殊不知這恰恰暴露了自身的狹隘與偏見。
謝南和姚斌都聽到風言風語,但都沒放在心上,兩人認為自己做的沒錯,沒必要在乎別人的看法,畢竟別人的看法也不見得是對的。
謝南接到了嶽金龍的電話,說是有事要請示一下。謝南問嶽金龍人在哪?嶽金龍說在茶樓。謝南沒用上十分鐘就到了茶樓。
這個時候茶樓還沒有客人,嶽金龍正和唐娟還有幾個茶藝師在聊天。看見謝南來了,大家都站了起來,竟然一起說道:“南哥好!”謝南詫異的問道:“你們......這是排練過的?”惹得幾人鬨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