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史無前例的改革

洪玲改為副科長,原來分局人事分處的一位科長任人事科長,但是好幾個科室都超配了不少副科長,像段財務科,就超配了3位副科長。各個科也相應來了幾名幹部。

超配最多的是工務和車務系統,有的工務段領導班子職數甚至達到了18個之多!達到了歷年之最,開個大會什麼的,主席臺都坐不下。有聰明的辦公室主任就向領導提出建議,主席臺只擺兩個桌子和椅子,就段長和黨委書記在臺上,其餘的領導班子成員在主席臺下第一排就坐,這樣,誰也挑不出毛病!這種做法也被好多站段借鑑。

鐵路分局撤銷後,在原分局成立了辦事處,留下了40來人,作為鐵路局過渡階段的派出機構,行使安全監察、協調、善後工作。

謝南所在的職工教育科也超配一位副科長,是原分局職教分處的一位副科長李雪丹,50歲左右。這位李科長就一上午班,喝茶水,看雜誌,也不太和科里人溝通,下午也不來上班,好像彭科長也沒給她安排具體工作,科裡也沒人攀她。

謝南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忙,除了每個月添乘檢查的任務量,還有科裡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隻要在家,每天最少去兩趟證券公司去收割韭菜。

謝南一直想著嶽金龍,他們在部隊就相處的很好,嶽金龍有著農村人典型的憨厚老實的特點,這是謝南最看重的。謝南打心裡要幫助他,這是一方面原因,另一個方面,也是謝南有很多想法,去開疆拓土,但苦於沒有信得過可用的人手。

謝南看中了原青州市第六化工廠,廠子是計劃經濟的產物,生產洗滌用品。這個廠子不大,幾十號人,由於產品單一,銷路不好,已經在倒閉的邊緣了。05年國企改革逐步深入,市裡也想擺脫這個包袱,就想著把這個企業改制,去掉市裡的一塊心病。這個訊息還是謝南在過年時,請科里人聚餐的時候聽到的,那時謝南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