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麻煩,購買過程丁水並沒有親自參與,而是找了箇中介,畢竟張家人現在對她都快要恨之入骨了,雖說除了她,應該也沒有傻子花錢買這個。
但顯然還是請人幫忙購買。
更為省事方便。
東西買了手後,後續流程,也基本都是中介幫忙代辦的,丁水只要在適當的時候籤個字就行。張家當時並沒有想太多,或者說,根本沒想過丁水能有錢買,只以為是某個大家族偷偷購買的。
至於哪個家族,無所謂。
賣出去,不影響他們分錢就行。
產權到手後,丁水是理所當然的以買家身份,要求張家將華光農業星球所有裝置和人全部撤走,同時拿著兩份產權證明,前往產權登記部門重新登記。
其實這倆份產權幾年前本就是完整的,如今倒也能算再次恢復成了原樣。
只是從族產變成了丁水的私產。
重新登記完產權之後,因為暫時沒錢的緣故,一些原先的設想計劃只能先擱淺,然後購買飛船票,回華光星那。
過程沒有遇到任何危險,畢竟那些世家的視線目光早就不在丁水身上了。
與其盯著丁水。
不如爭一爭自家能分到多少資產!
所以丁水相當安全的回到了華光農業星球的自家農莊,並在稍微休息了幾天之後就開始忙碌起來。忙著對農場佈局進行重新規劃,調整部分割槽域的種植品種,以及設計未改造區域改造方向。
很多對保鮮要求比較高的生鮮和食品,價格也會相對高一點,原來農場因為距離宜居星球比較遠的原因,種的大多都是對保鮮要求相對較低,或者說沒那麼高的農作物,丁水先前也沒空改。
如今總算沒其他事分散精力。
她自然得進行適當的調整。
把一些利潤太低的東西逐漸的剔除掉,比如說普通蘿蔔白菜啥的,雖然每畝的產量相當高,但是利潤則是相當的低,平均下來一斤只能賺三分錢而已。
這還是現在的利潤。
沒超級農場作弊根本就是純虧。
當然了,調整也是有限度的,主要是調整一年生,或者只生長一季的農作物,像果樹之類長了十幾年,幾十年的暫時沒必要改,等這些果樹的掛果率下降到一定比例後,再改種其他也不遲。
等丁水忙完,已經是小半年後了。
她手裡總算又攢下了十來萬億,同時欠銀行的貸款暫時也不用急,反正下半年的收入怎麼都夠,所以她是理所當然的用這十來萬億大肆購物。比如說買了個還算高檔的私人飛船,花了一千多個億。又比如買了很多二手的農業星球改造裝置,順著農場邊緣繼續往外面擴張改造,好以此擁有更多可耕種土地。
改造費平均算下來一萬塊一畝。
這還是因為用的是二手裝置,如果用一手全新裝置,價格還得上浮三成。
而現在像丁水這種偏遠地區的農業星球,土地價格只能賣九千六一畝,可以說是純虧本買賣。每改造出一畝土地就得虧掉四百塊,但不改造,維繫現有土地不退化,同樣需要持續不斷花錢。
然後丁水也懶得去算這細賬了。
越算越頭疼,只要她不虧就行。
別人虧是保鮮和運輸成本實在壓不下來,她這邊改造出一畝土地,大概只要十年左右便能回本了,總體講還行。
不至於完全不能幹。
所以丁水還是堅定不移地繼續改造了下去,準備在有生之年將這顆星球徹底改造成為農業星球,到時候土地價格應該就能升值了。畢竟需要花大價錢維繫的土地,和不怎麼需要花錢維繫的土地,價格上肯定會有差異,等這顆星球被丁水完全改造成為農業星球,平常土地農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