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明星”團隊和“康源基因”的管理層共同努力應對市場危機之時,李明深知,要想真正破局,必須從多個維度發力。
李明一方面安排專業團隊緊密跟蹤調查那股神秘拋售資金,試圖揪出幕後黑手,瞭解其動機和下一步動向,以便提前做好應對策略;另一方面,他親自帶領團隊深入“康源基因”,與公司的科研人員、市場團隊緊密合作,挖掘公司更多的潛力與價值。
在技術研發方面,“康源基因”的科研團隊傳來了令人振奮的訊息。他們成功研發出一款針對早期癌症篩查的基因檢測試劑盒,該產品相比市場上現有的同類產品,檢測準確率從70大幅提升至90,且檢測時間縮短了一半,成本也降低了30。這一突破無疑將使“康源基因”在競爭激烈的基因檢測市場中脫穎而出。
李明得知這一訊息後,立刻意識到這是扭轉局勢的關鍵契機。他迅速與“康源基因”的管理層商議,決定舉辦一場全球線上釋出會,向世界展示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研成果。為了確保釋出會的影響力,李明動用自己在媒體界和醫療行業的人脈資源,邀請了全球頂尖的醫學專家、權威媒體以及各大醫療機構的代表參加。
釋出會當天,“康源基因”的技術團隊詳細介紹了新產品的研發背景、技術原理和臨床實驗資料,現場展示了檢測過程的高效與精準。這款產品的優勢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眾多醫學專家給予了高度評價,各大醫療機構紛紛表達了合作意向。釋出會結束後,“康源基因”的官方網站和諮詢熱線被大量的合作諮詢電話和郵件淹沒。
與此同時,李明透過調查發現,之前那股神秘拋售資金來自一家競爭對手企業旗下的投資機構,他們企圖透過打壓“康源基因”的股價,擾亂公司的發展節奏,從而在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李明和團隊決定將計就計,利用這一資訊進行反擊。
在股票市場上,張峰密切關注著“康源基因”的股價走勢。隨著釋出會的成功舉辦,市場對“康源基因”的信心開始逐漸恢復,股價也從每股13元開始緩慢回升。當股價回升至每股15元時,張峰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一些跟風買入的資金,股價上漲的速度有所加快。
“李總,股價漲勢加快,是否考慮適當減持部分股票,鎖定部分利潤?”張峰透過對講機向李明詢問。
李明思考片刻後回覆:“先不著急,目前市場對‘康源基因’的信心才剛剛恢復,我們要對公司的長期發展有信心。繼續觀察市場動態,不要被短期的股價波動影響。”
然而,競爭對手並不甘心失敗。他們再次動用資金,試圖打壓股價。這一次,張峰早有準備。他利用市場上的賣空機制,巧妙地與對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博弈。當競爭對手大量拋售股票時,張峰迅速借入一定數量的“康源基因”股票並賣空,然後在股價下跌到一定程度時,再以低價買入股票歸還,透過這種方式不僅降低了“啟明星”的投資成本,還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對手的氣焰。
在完成賣空操作後,張峰成功以均價每股14元增持了200萬股,花費2800萬資金。此時,“啟明星”對“康源基因”的持股數量達到了1600萬股,總投資額達到4028億。
隨著“康源基因”與各大醫療機構合作的逐步推進,市場對公司的未來發展預期持續向好。股價也一路上漲至每股20元,“啟明星”在這筆投資上的賬面虧損大幅減少,盈利額達到了0772億((20 - (298 1100萬 + 13 300萬 + 14 200萬)/(1100萬 + 300萬 + 200萬))(1100萬 + 300萬 + 200萬))。
陳陽在這場危機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憑藉自己在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出色的溝通能力,協助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