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明星”的全力支援下,“新能源曙光”的發展步入正軌,新氫能源電池技術研發順利推進,與多家車企的合作也在穩步開展。公司上下一片忙碌,充滿希望。隨著市場信心的逐漸恢復,“新能源曙光”的股價持續攀升,從最初買入時的均價每股298元穩步漲至35元,“啟明星”在這筆投資上的賬面盈利達到了052億,團隊成員們士氣高漲,對未來的投資計劃充滿期待。
然而,金融市場猶如一片變幻莫測的深海,表面的平靜下往往隱藏著洶湧的波濤。正當“啟明星”團隊沉浸在階段性成功的喜悅中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全球經濟政策調整,如同一場風暴,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席捲而來,給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各國為了應對複雜的經濟形勢,紛紛調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利率的大幅波動、匯率的劇烈震盪,使得全球股市瞬間陷入了恐慌性拋售的旋渦。“新能源曙光”也未能在這場風暴中獨善其身,儘管公司的基本面並未發生實質性變化,但在市場恐慌情緒的影響下,股價如同斷了線的風箏,迅速下跌。
“李總,不好了!”張峰滿臉焦急,幾乎是衝進了李明的辦公室,手中緊緊握著平板電腦,螢幕上閃爍著“新能源曙光”的實時股價走勢,“‘新能源曙光’股價暴跌,已經從每股35元跌到了20元!”
李明原本正在專注地研究下一個潛在投資專案,聽到這個訊息,臉色瞬間變得凝重。他迅速起身,幾步走到張峰身邊,目光緊緊盯著螢幕上不斷重新整理的股價資料。辦公室裡的空氣彷彿瞬間凝固,緊張的氣氛瀰漫開來。
陳陽得知訊息後,也匆匆趕來。他的臉上滿是自責和焦慮:“李哥,都怪我,要是我能提前預料到這場危機,也許就能避免損失了。”
李明拍了拍陳陽的肩膀,神色堅定而溫和:“這不是你的錯,市場變化誰也無法準確預測。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冷靜下來,尋找解決辦法。”
李明深知事態緊急,立刻召集團隊成員召開緊急會議。會議室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大家圍坐在會議桌前,臉上都寫滿了擔憂和焦慮,目光緊緊盯著螢幕上不斷跳動的股價曲線。
“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吧。”李明打破了沉默,率先開口,“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是拋售股票止損,還是繼續持有,甚至增持?”
團隊成員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會議室裡討論聲此起彼伏。有人認為應該立刻拋售“新能源曙光”的股票,以避免進一步的損失,畢竟市場形勢如此嚴峻,誰也不知道股價還會跌到什麼程度;有人則覺得“新能源曙光”的技術實力和發展前景依然存在,這次股價下跌主要是受市場恐慌情緒的影響,此時拋售無疑是割肉,應該繼續持有,等待市場回暖。
“我認為,”李明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新能源曙光’的核心競爭力並沒有改變。他們的氫能源電池技術依然領先,與車企的合作也在有序進行。這次股價暴跌是市場恐慌情緒導致的過度反應。我們不僅不能拋售,反而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繼續增持。”
李明的話一出,會議室裡頓時安靜了下來。大家都明白,增持意味著更大的風險,但也可能帶來更大的回報。
最終,團隊經過激烈的討論,決定聽從李明的建議。李明決定再投入15億資金,對“新能源曙光”進行增持。
張峰再次肩負起交易操作的重任。此時的市場一片混亂,賣盤如洶湧的潮水般不斷湧出,股價還在持續下跌。張峰坐在交易臺前,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他緊緊盯著螢幕,以每股18元的價格開始買入。由於賣盤太多,買入操作相對順利,但每一次下單,張峰都感覺自己的心跳在加速,因為他知道,這每一筆交易都關乎著“啟明星”的未來。
在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