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風暴的餘波逐漸消散,市場重歸平靜之時,“啟明星”憑藉在“曙光科技”與“綠色生活”投資中的出色表現,成功實現逆襲,資產規模大幅增長,在業內聲名鵲起。辦公室裡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團隊成員們的臉上滿是自豪與興奮,然而,李明卻早早收起了笑容,將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
“未來動力”的投資落地後,李明並未停下腳步,他深知,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中,唯有不斷探索新機遇,才能保持領先。每日清晨,他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一頭扎進各類行業報告、經濟資料中,試圖從海量資訊裡挖掘出下一個潛力股。
一天,李明在分析新興科技領域的報告時,一家名為“量子智慧”的企業映入眼簾。這是一家專注於量子計算應用研發的初創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已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在業內嶄露頭角。李明敏銳地察覺到,量子計算將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量子智慧”極有可能成為行業的領軍者。
經過深入調研,李明發現“量子智慧”雖技術實力強勁,但因研發投入巨大,資金鍊吃緊,正處於尋求融資的關鍵時期。公司股價也因市場對量子計算概念的認知尚淺,僅維持在每股20元的低位。李明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投資機會。
在團隊會議上,李明向大家闡述了自己的想法:“量子計算的潛力不可估量,‘量子智慧’擁有頂尖的技術團隊和極具前景的研發專案。我們若能在此時介入,不僅能助力他們突破發展瓶頸,還能為‘啟明星’開拓新的增長空間。我提議投入3億資金,以每股20元的價格買入1500萬股。”
團隊成員們紛紛陷入思考,片刻後,蘇然提出疑問:“李總,量子計算領域確實前景廣闊,但技術迭代快、風險高,且市場接受度有待驗證,我們是否要如此大規模投入?”
李明耐心解釋道:“風險與機遇並存,正因為市場認知不足,我們才有機會以較低成本獲取優質資產。而且,我們會密切關注技術進展和市場動態,透過與公司深度合作,降低風險。”
經過一番熱烈討論,團隊最終達成共識。投資計劃迅速啟動,張峰再次承擔起交易重任。
交易當天,張峰早早來到交易室,反覆檢查交易系統,確保萬無一失。9點30分,股市開盤,張峰迅速以每股20元的價格掛出500萬股的買入單。由於“量子智慧”交易活躍度較低,訂單掛出後許久才有少量成交。張峰緊盯螢幕,分析市場買賣盤資料,發現賣盤大多分散且零散。他決定主動出擊,透過交易平臺向持有“量子智慧”股票的投資者傳送買入意向。
經過一番努力,陸續有賣家願意出售股票,張峰成功買入300萬股。然而,隨著買入量增加,股價開始出現波動,緩慢上漲至每股205元。
“李總,股價上漲了,是否繼續按原計劃買入?”張峰透過對講機向李明詢問。
李明思考片刻後回覆:“繼續買入,但控制節奏,密切關注市場反應。若股價上漲過快,暫停買入,等回撥時再加大力度。”
張峰按照指示,耐心等待股價回撥。當股價回落至每股202元時,他迅速下達買入指令,又成功買入200萬股。但市場突然出現一股神秘賣盤,股價再次下跌至每股195元。
張峰立即向李明彙報:“李總,有不明賣盤打壓股價,目前股價195元,如何操作?”
李明分析道:“可能是市場短期波動,也可能是有投資者故意為之。我們先觀察賣盤動向,若後續賣盤減弱,可趁機加大買入量。”
經過觀察,神秘賣盤逐漸減少,張峰抓住時機,以每股195元的價格迅速買入500萬股。隨後,股價開始企穩回升,最終張峰成功以均價每股198元買入1500萬股,共花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