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的溫暖。
至4月為止,經福建市舶司、北塘登記出港的國內貨運船隻176艘,載貨量超過噸。
市舶司合計收稅61萬兩!
貨運商行獲利11萬兩!
商賈自發籌建的貨運船隻盈利不得而知,但佔據總運輸量的6成,推測可獲利16萬兩。
即便扣除各項成本,這個盈利也要驚爆人的眼球。
噸,這個數量在後世也就一艘萬噸級別貨輪搞定的事,但在這個時代,對我大明來說就有劃時代的意義。
朱常瀛曾經做過橫向對比,歐羅巴同大明。
就商品經濟而言,毫無疑問人家是更進一步的,不是規模同技術,而是法律同經營方式。
歐羅巴北方有北海貿易圈,好像是什麼漢薩同盟,南方有地中海貿易圈,英吉利同主大陸又有海峽往來貿易。
海運興盛,這無形中就降低了貨物材料的運輸成本。
而我華夏搞出一個大運河,不能否認在航海技術大發展之前,這條運河的偉大,溝通南北,相比於陸路運輸成本降低了數倍。但現而今,運河實際上已經跟不上發展的節奏了,明明有更效率更經濟的方式卻棄而不用,這不是傻子麼?
舊有的經濟版圖不合適,那就敲碎他!
,!
這一榔頭敲的太棒了,一個季度60萬兩,以此推算,那麼萬曆38年,單單國內貿易就可收稅200萬兩以上。
而漕運卻是每年要添進去100多萬兩。
好頭疼,又要費勁吧啦的開始藏錢做假賬了。
這其中,自然有朱常瀛的私心作怪,但即便出於公心,也是不能讓北京城那些大老爺們知道的。
一旦被他們知曉,官府便會擼起袖子上場,太監、官僚、勳貴一群屁也不懂,只知道以權壓人的玩意,一準會把海貿玩殘廢了。
也有糟心的事,萬曆38年第一季度,市舶司衙門就基本將福建沿海鈔關得罪個遍。
鈔關,把它定性為什麼稅種,朱常瀛也不好界定,也只能把這玩意理解為過路費過橋費,朝廷有設,但數量極少,州府私設,則數量極多。
而州府鈔關的背後自然是地方官員,執行者則為地方胥吏。
市舶司初建之時,就已經同州府達成一致,劃撥款項之後,魚貨也好,貨物也罷,禁止重複徵稅。卻沒有想到,州縣將這句話直接當作屁來放。
鈔關非但沒有關閉,反而徵稅更加狠毒。
這其中的道理不難推測,市舶司收上來的稅款幾可等同於沿海府州縣所有公職人員的灰色收入。
所以,市舶司緝私隊有了新使命,毆打鈔關胥吏。
有人告狀,立馬抄傢伙就去打!
第一季度,打折了13條腿,向巡撫衙門上遞訴狀27封!
朱常瀛以為,這樣做就對了,對待這幫玩意,就必須要像我大清租借地的洋老爺一樣,視他們為狗,乖乖搖尾巴的就給點甜頭,敢齜牙亂咬,就打的他想重新投胎不當人!
廈門環島遍佈漁船就是明證,但凡能挺胸抬頭,誰特釀的想卑躬屈膝受鳥氣。
朱常瀛琢磨著應該蒐集蒐集罪證,上奏本彈劾幾個跳的最歡的幾個傢伙,還要找陳老頭談一談,這麼多瘋狗,還有沒有王法了?
朱常瀛正琢磨呢,這人就來了。
將27份訴狀副本揣進懷裡,朱常瀛笑眯眯上前,將兩位迎入會客廳。
客氣沒幾句,萬長祚對朱常瀛擠眉弄眼幾下,便不好意思的拱了拱手,“你們談,我尿急出恭!”
說完,便屁股著火也似的溜了。
陳子貞一臉便秘表情,沒話找話。
“殿下此番去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