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康熙皇帝玄燁走完了自己漫長的一生,十月二十一日的時候,康熙去打獵,結果就生病了,當時是冬天,所以康熙生病也正常。
十一月初七的時候,康熙到了暢春園養病,這個時候距離康熙的大限只有六天了。
其實康熙的死是很突然的,因為當時康熙說自己
“偶感風寒,本日即透汗。”
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感冒而已。
只不過,這個感冒還挺嚴重的,因為康熙已經到了看不了奏摺的地步了。
初九,距離康熙死亡只剩下四天時間了!
康熙親自下旨,讓四阿哥胤禛代替自己去祭天,祭天的地點就在現在的北京天壇,從天壇到暢春園之間的距離最多也就是二十公里。
請注意這個距離,這是很關鍵的一條資訊。
去之前,康熙對四阿哥胤禛千叮嚀萬囑咐,祭天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心也一定要誠。
看起來,康熙對祭天是很重視的,只不過康熙現在的身體已經不足夠支撐他親自去祭天了。
而四阿哥胤禛也感覺到了不對勁,從初十到十二這幾天,四阿哥胤禛每天都會派人來關心康熙,康熙的回答只有四個字。
“朕體稍愈”
意思就是,這幾天好的差不多了。
到了十三日的時候,康熙就駕崩了。
所以說,康熙的死就是這麼突然。
關於康熙的死因我們後面還會詳細分析。
好了,現在我們應該來給康熙一個公正的評價了。
做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這本身在歷代帝王之中就是不多見的。
康熙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根據人口記載來看,康熙一朝的人口始終是在暴增的,有這麼多人口,糧食就必須有更多,這些糧食必須能夠養活這麼多人口。
所以,關於盛世的說法,我是不反對的!
至於評價康熙最多的詞語則是千古一帝,我是不認可的,不認可的原因,並不是我不認可康熙,而是在我的心中只有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關於千古一帝的問題,這裡很複雜,我就不一一解釋了,或者說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每個人對千古一帝的理解也都不一樣。
說到康熙的功績,擒鰲拜算一個,只不過這件事情還挺尷尬的,康熙晚年自己都後悔了,並且還為鰲拜翻了案。
平三藩也算一個,但是我們都知道,三藩其實就是被康熙給逼反的。
中俄尼布楚條約也算一個,但是這個條約實際上清朝是放棄了許多領土,如果非說這個條約是公平的,我也認了。
對我來說,康熙這輩子最大的功績就是收復臺灣,臺灣和現在不一樣,在康熙那個年代,臺灣基本就是海外孤島,但是康熙從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過臺灣。
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而康熙晚年的狀態,前面我們也已經說過了,懶政!
一個人老了之後,精力有所下降是必然的,可康熙對權力的不放手,也只能導致掌控這麼大一個國家所展現出來的力不從心,當官的貪汙受賄,康熙自己大興土木,兒子們為了太子的位置開始瘋狂鬥爭,康熙能穩定局面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這個時候的康熙,也已經失去了年輕時候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年輕時候的康熙喜歡很多西方的新鮮玩意,晚年的康熙對許多東西都沒有了年輕時候的熱情。
火器的沒落,其實也是從康熙時期開始的,這個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一直到一百多年後,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煉製火器的地方,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