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透過各種事情來證明,鰲拜這個人其實和謀逆一點關係都沒有,無非就是權力慾望大一些,而康熙之所以要解決鰲拜,原因無非之一一個,那就是康熙的權力慾望比鰲拜還要大!
康熙八年之前,康熙透過示弱,讓鰲拜覺得小皇帝只不過是捏在手裡的玩具一樣,大清朝做主的是自己,這麼一種錯覺也註定了鰲拜的下場不會好。
真正的巔峰權臣在我看來其實就兩個,一個是漢朝的霍光,另外一個是明朝的張居正,此二人都是沒有什麼明顯僭越皇權的行為,活著的時候還非常風光。
像楊堅和宇文護這種人,基本已經不能算權臣了,稱為謀反也沒錯,而伊尹流放君主,這是大不敬的表現。
好了,說回鰲拜!
康熙除鰲拜之前,做了兩手準備。
第一,培養自己的親信
第二,將鰲拜的親信調離北京
這批親信裡面滿族人比較多,漢族人也不少,到這個時候,局面其實已經安穩不少了,這批人裡面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康熙是一個膽子很大的人,用十幾個年輕人就敢抓鰲拜,膽子不可謂不大。
訓練這批人的同時,也將鰲拜分化,康熙用天子不穩的理由將鰲拜的親信調了出去,自己另外派人來掌控北京的衛戍安全。
曾經有人提醒過鰲拜這一點,鰲拜並沒有什麼防備。
後世許多人都覺得鰲拜有點幼稚,其實從鰲拜的立場上面來看,自己無非就是要權力,拼死拼活到底還不是為了你們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康熙要搞自己,無論從哪方面都說不過去。
這個道理,康熙晚年才明白過來。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鰲拜抬頭看了看天空,還是和往常一樣風和日麗,從家裡出來的鰲拜很自然的來到了自己打卡上班的皇宮之中。
按照流程,鰲拜每天都要來武英殿見見康熙,而今天當鰲拜再來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攔住了他。
這個人鰲拜認識,是索尼的兒子索額圖,最近剛被調任侍衛。
而在此之前,索額圖已經是吏部右侍郎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專門辭職來給康熙幹侍衛。
看到有人敢攔住自己,鰲拜有些不開心,索額圖就給鰲拜解釋,康熙現在已經大了,你以前拿個刀他什麼都不知道,現在這樣做就不好了。
鰲拜一聽,覺得索額圖說的也對,就真的將自己的刀解了下來交給了索額圖,然後大踏步的進入了武英殿。
看著鰲拜的背影,索額圖知道鰲拜這一次恐怕再也出不來了。
一進去武英殿,康熙如同往日一樣,非常客氣的讓鰲拜坐了下來,等到鰲拜坐下來之後,康熙心裡笑了,因為鰲拜落入了圈套,這個圈套的關鍵就在椅子上面。
椅子有四條腿,其中一條腿已經被康熙鋸斷之後又重新拼接了上去。
然後一個假扮成太監的少年過來給鰲拜送茶,這個茶也是特製的,非常燙壓根沒辦法拿,鰲拜一接過去茶杯,馬上被燙的扔了出去,用力過猛的情況下椅子也直接斷了。
趁著鰲拜摔倒的功夫,早就有埋伏的十幾個練習摔跤的少年衝了出來將鰲拜給抓了。
整個擒拿鰲拜的過程就是如此簡單!
很多人都誇康熙如何擒拿鰲拜來集中權力,以此來證明康熙的雄才大略和聰明才智,卻並沒有告訴過你康熙晚年後悔抓鰲拜了!
如果你還沒有明白康熙為什麼會後悔,今天我來告訴你。
在康熙看來,鰲拜是擅權,而吳三桂屬於割據,這兩個人一個是輔政大臣,一個是王爺,無論身份如何,性質在康熙看來都是一樣的,都屬於分割他的權力。
所以,這兩個人的結局都註定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