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擁立之功,大臣們在南京吵著,而一個太監卻也比較關注這件事情,這個太監叫盧九德!
雖然身為一個太監,也是一個見識過大場面的太監,身為監軍太監的盧九德不光見過明軍和清軍打過,還見過明軍和農民軍打過,再加上盧九德常年在北京混,那眼光自然也是非常獨到的。
盧九德偷偷找到了朱由崧,介紹了兩個人給他認識,這兩個人一個叫高傑,另外一個叫黃得功!
這兩個人中,黃得功算是正統明軍出身,原本是一個在兩個人裡面比較出名的人物,只不過遇到了高傑,就顯得不那麼出名了!
因為高傑這個人大有來頭,並且還幹過一件事情,也是非常出名。
高傑原本是李自成的手下,結果沒有把持住自己,趁著李自成出去打仗,就把李自成給綠了,後來投降了明朝。
在盧九德的神助攻之下,成功說服了這兩個人,高傑和黃得功一商量,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當個開國元勳不比在別人手底下幹活強?
就這樣,高傑和黃得功直接繞過了自己的頂頭上司,鳳陽總督馬士英,選擇支援朱由崧當皇帝。
我查了一下資料,盧九德當年做監軍的時候和黃得功是搭檔,這兩個人認識也比較早,關係應該是不錯的。
這邊的高傑和黃得功已經拍板定下來朱由崧當皇帝了,那邊的南京得到訊息之後,所有人都嚇得不輕,因為這二人手底下有兵,戰亂年代有兵就是軍閥。
眼瞅著局面已經成為了這樣,最先發懵的是東林黨人,因為當時的史可法正在和馬士英密謀著,而馬士英的手下突然幹了這種事情,讓馬士英非常沒有面子。
可是沒有面子的馬士英自然也沒有辦法,只能接受了這個現實。
可是,畢竟是常年在官場混的,馬士英的臉當真是比翻書還快,見到木已成舟之後,馬上表示擁護朱由崧,氣的史可法大罵了馬士英一頓,只不過這個罵人是在書信上面,當時的馬士英已經出發去接朱由崧繼位了。
而史可法畢竟政治鬥爭經驗不太夠,在寫給馬士英的書信上面順帶著將朱由檢給捎帶了一下,而這也成為了日後史可法被人整的證據。
最後,馬士英帶著人將朱由檢接過來南京,東林黨的人只能同意讓朱由崧繼位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很多朋友可能會問一句,為什麼東林黨的人不選擇支援福王朱常洵的兒子朱由崧呢?
其實,這個也不能怪東林黨,畢竟政治鬥爭從萬曆年就開始了。
萬曆當了四十八年皇帝,前十年的時候首輔是張居正,張居正這個人大權獨攬,說一不二,沒有人敢公開出來反對他,敢出來反對的人基本都被幹掉了。
張居正去世之後,朝廷就亂了起來,到了萬曆中期的時候,萬曆常年不選擇立太子,而東林黨的人一直支援的就是不受萬曆待見的皇長子朱常洛。
為了讓朱常洛成功當上太子,東林黨的人可謂是下了血本,最終太子當上了皇帝也當上了,而因為萬曆生前不喜歡朱常洛,所以差點改立福王朱常洵為太子,朱常洛這個太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咱們前面說過的妖書案和挺擊案都是針對太子朱常洛的。
所以,這個恩怨已經算是歷史悠久了,東林黨的人不支援福王的兒子朱由崧當皇帝也是有根據的。
順治元年,四月二十八日,朱由崧來到了南京,準備在這裡大展拳腳。
又過了兩天,南京分百官們過來請朱由崧當皇帝,朱由崧玩起了老把戲,他表示自己對南京不太熟悉,現在國家成為了這個樣子,自己打算去南方避難了。
看到朱由崧演戲,下面的大臣自然也是配合的很,有人哭有人勸,彷彿朱由崧不當這個皇帝,大家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