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後來的統計,薩爾滸之戰中,明軍死傷人數高達五萬餘人,而這一戰的意義是非常大的,對於後金來說,自己雖然已經建國,卻還是一個割據政權!
而對於明朝來說,開國一個兩百多年的帝國被一個小政權這麼收拾,面子上實在是過不去!
而更要命的是,後金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撫順,也不僅僅只在乎一個薩爾滸,他們要的是整個遼東甚至有機會的話是整個明朝!
薩爾滸之戰沒過多久,後來又將目標對準了開原,在這裡努爾哈赤又遇到了老熟人,沒錯,就是薩爾滸之戰中跑掉的總兵馬林!
萬曆四十七年六月,下起了大雨,努爾哈赤讓人打聽了一下,發現去開原的道路比較好走,隨即帶著四萬人去了開原!
而馬林知道,這一次屬實是不能再逃跑了,擺出了一副魚死網破的陣勢,將城門大開,主力部隊全部放在了城外,只留少數人站在城牆之上!
由於開原的兵馬屬實是少,馬林偏偏還把人全部放在了城外,這麼一來造成的後果就是,後金軍隊打破一個城門之後,就帶來了巨大的恐慌,其餘三門的明軍看到其中一門被攻破,瞬間鬥志全無!
這麼一來,後金軍隊一邊砍殺著明軍,明軍自己一邊開始逃跑,而後金軍隊也趁機上了城樓,就這樣明軍被包了餃子!
總兵馬林和副將於化龍選擇死戰,最終戰死沙場,值得一提的是馬林的兩個兒子也和馬林一樣戰死沙場,可謂一門忠烈!
因為開原距離鐵嶺不遠,後金軍隊攻城的時候,鐵嶺曾經派了三千兵馬過來支援開原,結果也被後金軍隊擊敗!
開原雖然是一個小城,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更關鍵的是開原一旦失守,那麼鐵嶺註定就成為了一座孤城!
而更重要的是,鐵嶺號稱瀋陽的鑰匙,至此努爾哈赤的目標已經不言而喻,那就是奪取瀋陽!
當時的楊鎬雖然在薩爾滸指揮失敗,但是萬曆還沒有把他怎麼樣,而楊鎬則上書給朝廷,表示雖然李成梁已經不在了,但是李成梁的餘威還在,要是讓他的兒子駐守鐵嶺(鐵嶺是李成梁祖籍),事情說不定還有什麼轉機!
當時朝廷上的許多人也是這麼想的,就這麼著李成梁的第三個兒子李如楨被調到了遼東,楊鎬當時的職務是兵部侍郎經略遼東,手裡面權力還是非常大的,再加上當時明面上也就他能打,所以楊鎬的話還是非常有分量的。
由於李成梁在遼東比較有名,再加上楊鎬和李成梁的幾個兒子,尤其是長子李如松和李如柏都打過交道,特別是和李如柏關係非常好,所以楊鎬認為李如楨水平還是有的。
可是,當楊鎬真的見到李如楨之後,算是徹底傻眼了!
這兄弟,從小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地方,什麼都不會,靠著自己父兄的關係當上了錦衣衛,簡直就是一個典型的紈絝子弟。
李如楨到了遼東沒多久,楊鎬就讓李如楨去了瀋陽,也別守鐵嶺了,省的把鐵嶺給丟了,而讓楊鎬死都沒有想到的是,李如楨去了瀋陽之後,沒有直接丟了鐵嶺,反而間接把鐵嶺給丟了!
而楊鎬本人被抓到京城之後,混到了崇禎二年,被殺!
而李如楨的關係明顯比楊鎬要硬,硬是挺到了崇禎四年,最後也沒有死,而是帶罪當了兵了!
所以說,有的時候,能力不重要,關係非常重要!
在楊鎬看來,鐵嶺丟了,就距離瀋陽丟了不遠了,讓李如楨去瀋陽,一是可以保證李如楨的安全,二是為了可以更方便的支援鐵嶺,就算李如楨是頭豬,也應該能夠想通這個道理!
不過,很可惜的是,李如楨還真沒有想通!
開原之戰結束後的一個月,後金軍隊來了,這次的目標是大城市鐵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