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溥儀,我不願意多說,因為涉及到了許多近現代的事情,確實也說不清楚。
故事的最後,我想說一個人,一個橫跨時代的特殊人物,也許這個人並不偉大,但是值的一提。
薩鎮冰,出生於清朝咸豐九年。
七歲開始讀書,十一歲去福建船政第二屆駕駛班學習,三年後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並且曾經跟隨沈葆楨去過臺灣,這個期間還打過海盜。
光緒元年,薩鎮冰再次返回到福建船政,開始當老師,兩年以後公費去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留學。
實習期間,去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見識了世界如此之大。
光緒六年回國,秉承著一腔熱血,想要用所學知識來報效國家,在同學嚴復的邀請之下來到了天津,培養了一個叫黎元洪的學生。
黎元洪,中華民國第二任總統。
光緒二十年,中日朝鮮戰爭爆發,薩鎮冰負責後勤供應,沒有親自上戰場。
光緒二十一年,薩鎮冰親自指揮士兵,數次擊退日軍進攻,並且擊傷日軍戰船,後因為中日甲午戰爭失敗,被清朝削官成為了普通人。
後又起復!
光緒三十一年,出國考察,並且購買了許多先進武器。
宣統三年,出任清軍海軍都統,掌握海軍實權,辛亥革命爆發之後,薩鎮冰負責平叛,見到大勢已去的薩鎮冰,棄官歸鄉。
民國成立之後,薩鎮冰被民國政府授予海軍上將軍銜,深受袁世凱器重。
民國五年,因為看不慣袁世凱,憤然辭職。
民國十一年,直奉戰爭爆發,薩鎮冰被北京政府授予肅威上將軍。
民國十六年,南京政府成立,薩鎮冰被聘請為海軍顧問,因為薩鎮冰不滿意蔣介石,直接拒絕。
民國三十五年,民國政府授予薩鎮冰海軍上將軍銜,他拒絕了,並且拒絕了民國政府給予的經濟幫助,靠著賣字畫為生。
這輩子,在薩鎮冰的心裡,壓根就瞧不起蔣介石和他的獨裁又腐敗的政府。
1949年,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福建解放前夕,國民黨敗退臺灣,薩鎮冰拒絕了蔣介石的赴臺灣之請,公開表示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隨後被特別邀請為全國政協委員。
1949年10月1日,薩鎮冰被邀請參加了開國大典,看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整齊有力的步伐,薩鎮冰被深深打動。
朝鮮戰爭停戰之後,薩鎮冰哭了出來,百年屈辱的近代史,在這一刻終於得到了沖刷,激動之餘的薩鎮冰寫下了一首詩
“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游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
1952年,薩鎮冰病逝於福建,福建省政府為薩鎮冰舉行了公祭。
治喪委員會對薩鎮冰的評價是這樣的
“是中國海軍的前輩,一生廉樸,禮賢下士。”
薩鎮冰的墓,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的西郊火峰山南麓。
2022年,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的照片出現在了薩鎮冰的墓前。
是啊!
百年滄桑鉅變,一路的苦難確實讓人不忍直視,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中國人民才能活的有尊嚴,才能活的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