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時候,道光和他的父親嘉慶一樣覺得自己登基之後要改革一下。
等到真正上了檯面,道光才發現壓根就不行,軍機處原來一幫老傢伙,道光把這幫老傢伙換了之後,年輕的是有精力,可這幫人都是老油條,平日裡除了磕頭,基本上什麼都不會。
而在西北,不安分的又鬧了起來,人數不多,清軍用人海戰術總算是贏了,道光為了顯擺,還在北京弄了一個受俘儀式。
內地同樣不好過,湖南和廣東有起義軍在鬧著,臺灣也在鬧著起義軍,可謂是焦頭爛額,一直到查獲了大批走私鴉片的時候,道光才意識到鴉片的可怕,馬上讓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來北京見他。
這才有了我們學習的虎門銷煙!
林則徐,出生於乾隆五十年,秉持著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林則徐從小就知道為家裡分憂,在林則徐看來,他的父母對他的影響非常大,母親的柔情和父親的教導,對他一輩子都有影響。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林則徐家裡孩子多,所以只能苦一點,但是教育方面從來都沒有落下過。
而事實證明,林則徐也確實不白給,十三歲中秀才,十九歲中舉人,並且迎娶了自己的白富美妻子。
嘉慶十六年林則徐中進士,時年二十六歲!
僅僅是這份履歷,就已經註定了林則徐這一生不會平凡的。
鴉片這種東西,從雍正開始一直到道光,清朝都有規定,不讓賣不讓抽更不讓種,所以只能靠著走私來,那麼誰是最大的走私商人呢?
沒錯,就是英國人。
道光很好奇,自己一登基,市面上抽鴉片的真不少,並且這些東西賣的還便宜,真是一個物美價廉,道光就很納悶,這東西怎麼越禁越多了?
當時,清朝對外做生意的主要物件是東印度公司,清朝既然擺明了不讓賣鴉片,東印度公司乾脆就找到了一個二道販子,然後買通當地官員,偷偷的來賣。
這種走私看著不多,但是量起來之後就多的驚人了,道光上臺之前,每年賣出去的鴉片還是不到二百萬兩白銀,道光統治中期,就翻了十倍,每年清朝在鴉片上面就扔出去了2000萬白銀。
說到這裡,我估計大家也都能明白了,為什麼會爆發鴉片戰爭,其實道理很簡單,清朝一直在防備白銀外流,而英國人掙不到錢就不願意了。
這才是鴉片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
所以後來林則徐被道光任命為欽差大臣之後,收斂了大量的鴉片,當時的許多人則認為林則徐是拿來賣的,沒想到一把火給燒了。
在林則徐去廣東之前,他的好朋友龔自珍就去他,讓他小心,自己也可以陪著他一起去,但是被林則徐婉拒了!
這個龔自珍大家想必也不陌生,就是寫了那句經典詩句的那位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就是歷史的有意思之處,因為你想不到一個詩人居然和這麼一個有名的官員是朋友,所以書上說龔自珍是愛國詩人,大家搞不懂為什麼這麼說。
長大之後就會明白,有些東西,書本上不會告訴你,當時的年紀你也理解不了。
兩廣總督鄧廷楨和廣東巡撫怡良也特別配合林則徐,又是查封煙館又是抓二道販子的,而這個過程就有英國人出來勸阻,結果被林則徐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當時鬧得動靜挺大,所以做這個生意就交出了一少部分來給林則徐交差,以為過了這個風頭就沒事了,沒想到林則徐要的卻是他們手中全部的鴉片。
這麼一來,就要了這些商人的命了。
在禁菸這個過程中,林則徐還寫了一封給英國女王的信,質問英國女王,為什麼不讓英國人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