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了以後,張廷玉當著所有人的面開啟了雍正的遺詔,開始唸了起來,唸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聲音都哽咽了,而得知繼承人是弘曆的時候,弘曆更是哇哇哇的大聲哭了出來。
這兩個人難受,其實都可以理解!
張廷玉這個人和雍正的關係那是鐵了去了,估計除了胤祥之外,這是雍正最親的人,張廷玉生病,雍正就渾身難受,壓根就離不開張廷玉。
乾隆難受也是正常表現,畢竟這是自己親爹,要是不哭兩嗓子,顯得多沒有人情味。
根據雍正的遺詔,乾隆讓果親王允禮、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以及張廷玉擔任了輔政大臣。
其實,看上去權力順利交班了,而潛在的危險還在,雍正死的時候之所以安排輔政大臣,就是將皇位給了乾隆,卻並沒有給予乾隆處理國家大事的權力,當時的乾隆並不是小孩子了,已經二十五歲了。
這四個人也不是傻子,知道鰲拜和多爾袞的下場有多悲催,畢竟當年的順治和康熙一個六歲,一個八歲,現在這位爺已經二十五歲了。
就這麼著,四個人一商量,也別當什麼輔政大臣了,趕緊把權力交出去得了,省的以後被乾隆整。
而軍機處也在這個時候被乾隆藉故取消了,鄂爾泰和張廷玉等人就成為了總理事務大臣。
總理就總理吧,偏偏這幾個老傢伙的想法和乾隆不怎麼一樣,雙方爆發了幾次爭吵,在許多事情上面都有分歧,乾隆一看這麼整可不行,得調幾個人過來幫忙,對於張廷玉等人,我們都退一步了,你小子還想得寸進尺?
為了壓制總理事務大臣,乾隆將大學士訥親、尚書海望等幾個人調過來幫忙,結果這幾個人肯定是鬥不過老狐狸的,被玩的團團轉。
這讓乾隆有點頭疼,老子的權利你們也敢分,真是不拿我這個新皇帝當皇帝!
乾隆二年,剛剛為雍正守孝三年的乾隆馬上下旨恢復軍機處,同時將張廷玉等人都安排進入了軍機處,在張廷玉和鄂爾泰等人看來,乾隆玩不出什麼花樣,折騰來折騰去,依舊還是那一套。
只不過,張廷玉還是低估了乾隆的指揮,軍機處這個機構雖然是雍正獨創,卻被乾隆玩的那叫一個爐火純青。
雍正在的時候,軍機處一般不會超過三個人,而乾隆一上來就開始改革,將軍機處的人數增加,三個人太少,那就六個,人數一多,這權力不就分化了?
張廷玉和鄂爾泰都傻眼了,想不到乾隆這麼厲害,更絕的還在後面,乾隆藉口張廷玉和鄂爾泰年紀大了,體桖這二人,就把軍機處老大的位置給了訥親。
要知道,當時的訥親也就三十左右,張廷玉已經七十多歲了,別說當訥親的爹,就是當爺爺也夠資格。
你說張廷玉能不氣嗎?
可氣歸氣,張廷玉的修養可是有的,人家幾十年不犯錯的本事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而更尷尬的就是訥親本人,朝廷裡面可是非常講究論資排輩的,人家張廷玉當官的時候自己還沒有出生呢,現在自己居然當了人家的老大,別說別人了,就是自己都覺得領導不了人家。
相比較於這些,乾隆繼位之後的第一個考驗來了,能不能處理好這件事情,關乎乾隆的位置動搖不動搖。
因為乾隆已經暗中將自己老爹留下的輔政大臣都弄了下去,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肯定會有人說
“你看,你爹給你留的人你不用,現在事情辦砸了吧?”
反之,如果乾隆成功解決了這件事情,那麼別人只會說
“你看,這個人確實厲害,人家自己能處理事情,要這幫人幹嘛?”
仔細想一想,不光當時人會說,就是現在也會說,尤其是一些歷史的講壇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