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苛刻的。皇太極甚至不能自殺。這對於一個梟雄來說,連體面的死去,都沒有資格,的確是一件令人鬱悶的事情。
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要是皇太極自殺了,張準的確是無法向民眾交代的。他讓殘存的建州女真,都遷徙到美洲大陸去,已經被認為是婦人之仁了。要是再給皇太極一個體面的死法,民眾的憤怒,只怕是很難控制的。
民眾的怒火,需要發洩。虎責軍的紀律,需要維護。遼東這塊土地,需要長久的安定。
方方面面的因素,都糾結在一起,鑄就了今天的局面。皇太極選擇這樣的方式,結束大金國的一切,也是張準意料中的事情。
“大人,我們真的接受韃子投降嗎?”
王君宇低聲的說道。
作為張準身邊的參謀,他很明白,在參與韃子的處理問題上,張準肩頭上的壓力,是非常大。明國上下,都恨不得將韃子全部殺光殺淨,將有關韃子的一切,都全部湮滅。他們需要的,不是投降的韃子,而是全部死光光的韃子。
“接受。”
張準的語調,很低沉,很明確。
隨後,他來到旁邊的小花廳,慢慢的坐下來。他需要時間來恢復一下自己的心情,思考如何接受皇太極的投降,又如何處置投降後的韃子。這些,都必須未雨綢繆。
“韃子投降了!”
“皇太極真的撐不住了嗎?”
“該死的,這些混蛋終於是不折騰了!”
張準離開以後,遼東都司衙門的中堂裡,興奮的討論聲,逐漸的晌起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心情,白勺確有點按捺不住。他們需要和身邊的人交流,需要發洩內心的興奮。他們想要將這個勝利的訊息,傳遞到全國的每一個地方。
從萬曆後期開始,遼東的韃子,就開始成為明國的禍害。明國曆經了三任皇帝,花費了無數的錢糧,出動了大量的兵馬,對韃子進行圍追堵截。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韃子越打越強,地盤越來越大,而明軍的防線,卻是越來越退後,越來越虛弱。
特別是崇禎二年,韃子越過長城南下,入寇明國的內地,對明國上下,造成了太大的震動。明國的長城防線,在韃子的面前,就好像是麵條一樣,輕輕一碰,就斷裂了。
每次韃子的入寇,都給明國造威了極大的損失,同時極大的增強了大金國的實力。要說明國人,最韃子痛恨到了頂點,是在什麼時候,一定是在韃子的第二次入寇以後。
因為,韃子的第二次入寇,讓所有的明國人都認識到,在韃子的鐵蹄下,明國中原,根本沒有哪個地方是安全的。哪怕是處在江南的百姓,都有可能遭受到韃子南略的傷害。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明國中原的百姓,頭頂上就開始籠罩著韃子的陰影。他們總是感覺,總會有一天,韃子會殺到他們的家鄉來。事實上,北直隸和山東的百姓,已經親身體會到這樣的滋味了。
幸好,就在這個最危急的關頭,虎賁軍出現了。橫空出世的虎責軍,就好像是一把利刃,就好像是黑夜裡出現的閃電,乾淨利索的砍斷了韃子伸向中原的黑手,然後又大舉發起了反攻。現在,更是迫使韃子,不得不無條件的投降了。
回首這一切,簡直是夢幻D網!有人悄悄的捏自己的胳膊,有人悄悄的捏自己的大腿,以確信自己不是在做夢。就連顧橫波自己,都忍不住用指甲悄悄的掐一掐自己的耳垂。結果,疼痛徹骨。她終於相信,自己聽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張準出來了。”
忽然間,有人低聲的叫道。
喧鬧的聲音,立刻沉靜下來。中堂裡的所有人,目光部落在張準的身上。這時候的張準,外表看起來,並沒有任何的兩樣。可是,在外人的眼裡,張準顯得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