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自點站起來,為今天的宴會致辭。
他乃是大匡輔國崇祿大夫,是最高品級的文官,也是李綜的心腹,他來主持這個宴會,規格可謂是相當的高了。同時,由於他處事圓滑,手段了得,無論是主戰派還是投降派,都不能不買他的帳。正是由於他的緩衝,朝鮮的政局,還能勉強維持,沒有發生內亂。
金自點從洪武時期朝鮮建國的時候開始說起,一直說到壬辰倭亂,文辭華麗,聲色並茂。儘管其中有不少是空話套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是張準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和朝鮮,關係的確是太親密了。這一點,即使在後世二十一世紀,也沒有改變。偶爾朝鮮有點不聽話,有點頑皮,天朝上國看在悠久的歷史上,也就一笑而過了。
例行的客氣話套話結束以後,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張準的身上。因為,按理說,主人家發表致辭以後,就輪到客人致辭了。他們都想知道,張準到底會說些什麼。尤其是那些王族的年輕女子,更是眼神熠熠發亮。不過,令她們遺憾的是,長身而起的,不是張準,而是高弘圖。這樣的宴會致辭,對於高弘圖來說,根本是小菜一碟,連稿子都不需要的,張口就來。
張準深知今天的宴會,免不了一番機鋒,早就做好了準備。因此,他是吃飽了才來的。在赴宴之前,他已經在綾陽宮吃得很飽了。相信在座的各位,也已經吃得很飽了。吃飽了才有力氣戰鬥啊
果然,高弘圖剛剛致辭完畢,還沒有坐下來,崔鳴吉迫不及待的問道:“敢問都督大人,準備在朝鮮逗留多久?”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落在張準的身上。
崔鳴吉的話直指核心,讓所有的朝鮮人,都不得不高度關注。
張準神色不動,心裡卻在大罵這王八蛋來者不善。這個問題非常的刁鑽。他要是回答只是在朝鮮逗留一個月不到,必然會讓朝鮮人失望透頂。一個月的時間,怎麼對抗韃子?純粹是來旅遊的,沒有絲毫的誠意。
要是回答逗留時間很久,他又必須回去國內。韃子在年底之前,肯定會越過長城南下的,張準必須回去河間府指揮戰鬥。崔鳴吉肯定是從韃子那裡得知了什麼訊息,才會這樣問的,故意擠兌自己。
高弘圖悄悄的看了張準一眼。他知道崔鳴吉的話不好回答。要是張準不想回答,他就打圓場了。對於他這樣的老手來說,打圓場絕對不是問題,輕輕幾句話就能接過去。問題是,打圓場以後,朝鮮方面,不免對張準會有些失望,會影響張準的形象。仁川港一戰,張準好不容易才給了朝鮮人一點對抗韃子的信心,不能一舉手又抹掉了。
幸好,張準微微一笑,懶洋洋的說道:“這就要看崔大人願意我逗留多久了?”
高弘圖頓時眼前一亮,下意識的讚賞的點點頭。誰說張準的言辭不厲害,偶爾冒出一句來,足夠語驚四座的。這樣的回答最好不過了,直接將皮球踢回去給崔鳴吉。看你小子以後還問這麼刁鑽的問題,擠兌死你丫的
朝鮮全國上下都知道,你丫的就是投降派,是韃子的狗腿子。你會歡迎張準在這裡常住?你要是說歡迎張準在朝鮮常駐,那就是口不對心,朝鮮全國人民都鄙視你。要是你說希望張準快去快回,那漢奸……嗯,朝奸的嘴臉也太難看了。
而且,張準的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暗自諷刺在朝鮮國內,能做主的,不是國王李綜,而是這個投降派崔鳴吉。這是伸手捏捏朝鮮其他官員的臉,提醒他們一下,以後別對這個崔鳴吉那麼客氣。他就是一個從二品的官員,算個屁啊
果然,此言一出,反應快的朝鮮官員,如尹集和吳達濟,臉色都有些陰沉,看著崔鳴吉的臉色,明顯有些不對路。李綜和洪翼漢也反應過來了,對崔鳴吉的觀感,也是大為降低。只有金自點等人,完全不動聲色,果然是打醬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