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至阿鼻獄 上至有頂處
其中諸眾生 一切皆悉見
雖未得天眼 肉眼力如是
我們看這個重頌。“若於大眾中”,這個修行者“以無所畏心”,這是指的你內在的善根。就是你自己在聽聞《法華經》以後,要有產生一念的隨喜的信解跟觀照的功力,然後再加上修學《法華經》,你去受持、讀、誦、書寫、解說,來修這個五種法門。那麼內觀再加上事修,他的未來會產生功德,有八百個眼根的清淨功德。
“以是功德故”,他的眼根會產生一種清淨的功能。什麼樣的功能呢?他就著他父母所生的肉眼,就能夠見到三千大千世界的內外,界內跟界外。那麼這當中包括了彌樓山,彌樓山就是叫做光明山。佛陀的說法是說,這個小世界中心是須彌山,須彌山外面有七重山,七重山中間有七重海,這七重山的其中一重就是彌樓山。你看到彌樓山,或者看到須彌山,或者看到鐵圍山,就是七重山的最外圍,叫鐵圍山。還可以看到山跟山之間的種種的山林跟大海、江河,乃至於下至阿鼻地獄,上至色界的有頂。這個是依報的觀察。他也可以觀察到這其中的三界的六道諸眾生,他能夠悉見悉知,知道他的業因、業緣、業果、業報。雖然他沒有得到禪定的天眼,但是他清淨的肉眼的功力,就有如是的作用。
佛教對眼根的功能是有分成五種,我們簡單地說明一下。說是“肉眼礙非通,天眼通非礙,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這個五眼第一個是肉眼,就是我們凡夫的這種業報的肉眼。這個肉眼是障礙的。你看你在房間裡面,房間以外你就看不到了,一張紙就把眼根給障礙了。它是一種業力所招感的果報,所以有障礙。
天眼就無障礙了。天眼的得到有兩種的情況:
第一個是報得。你得修善業,修上品的十善業,你到了諸天。作為一個天人,其實你也沒有修禪定,但你得到天人,你自然會有神通,果報就會賜給你神通。這第一個,報通。
第二個,修得。說你是一個人,你明明就是一個業報身的人,但是你修習禪定,就能夠得到神通。比方說阿那律尊者。因為他過去生就是做大富貴人家,喜歡打瞌睡。佛陀說法他也打瞌睡,所以佛陀訶責他:佛陀說法你打瞌睡,你這個業報,“一睡三千年,不聞佛名字”,你跟三寶徹底絕緣了。他一聽害怕了,就起慚愧心,七日七夜努力用功,就不睡覺了。不睡覺,眼睛就瞎掉了。瞎掉以後,佛陀就教他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就修這個天眼通。他整個頭,他的頭部是整個天眼的功能,所以這個是修來的。他成就天眼通以後,在《楞嚴經》上說,他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庵摩羅果就像檳榔這麼大,所以他那個天眼通是非常大的。這個天眼是通非礙,它是通暢的。
慧眼。慧眼其實跟眼根沒有關係了,那是一種智慧。慧眼是觀察真諦理,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
法眼是觀俗諦理。它是觀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就度化眾生用的,善巧方便,度化眾生。
佛眼是最圓滿的。佛眼的特點,它是真俗雙照,即空即假即中。他能夠觀一切法空而不生取著,他也能夠觀一切法假而了了分明。
那我們這種清淨肉眼是屬於什麼眼呢?
蕅益大師給它一個名字,叫做相似佛眼。它不完全是佛眼,但它也是屬於中道。我們後面會說到,他看到所有的東西,他聽到所有的聲音都是了了分明、不生取著。這中道實相相應,非常難得。這不是一般的權教菩薩,包括阿羅漢、辟支佛都做不到。
我們凡夫當然是著有了,所以我們六根就完全被外境牽著走,我們活得很被動。因為我們過去生喜歡什麼,我們今生只能夠順從過去,我們也只能夠跟著過去的腳步走。你上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