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章 經濟鏈

“所引進的產業,不是醫藥製造企業,便是高階製造企業。”

“這些產業的共同特點,是對高素質勞動人口的需求巨大,且對周邊的營商環境的要求偏高。”

“而哥譚,總共就這麼一些高素質人口,還基本集中在各大家族的手中。”

“好不容易在政府的協調下招到了人,可是,大量的社會閒散人員隔三岔五的打擾。”

“還是讓這些企業最終不堪其擾,選擇了搬離。”

“這就是利益關係處理不當,導致的必然結果。”

布魯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可是,這和華藥產業,有什麼關係?”

“我實地走訪過哥譚的基層情況。”

“哥譚市的西部,其實擁有許多肥沃的土地,只是由於不規則,而導致了無法發展機械化農業。”

“此外,哥譚的南部,擁有不錯的林地資源,雖然無法發展大規模的伐木業,卻也適合林下經濟的發展。”

“目前,哥譚的人口,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整體素質不高。”

“由於黑色產業鏈的存在,哥譚經濟發展一直髮展受阻,這也使得哥譚的勞動人口受教育程度不足,無法匹配高素質的產業。”

“在僅有的幾個傳統行業,如運輸業,港口航運業等日漸式微後。大量的工人開始失業下崗,只能被迫進入黑色產業鏈。”

“想要重新吸收這些勞動人口回到正規產業鏈上來,就必須要有一個規模夠大,門檻夠低且具備高價值產出能力的產業。”

“農業,就恰好滿足前面兩點。”

順著周晨的思路,布魯斯聽得入了迷。當聽到周晨提出想要發展農業時,他不由的皺了皺眉頭,下意識的說道:

“可是,在哥譚發展農業,經濟產出恐怕並不會太高啊。”

哥譚市,也曾經發展過農業。

但在市場自由競爭的環境下,這種分散式種植的農業,根本比不過山姆大平原地帶的機械化農業。因此,也就日漸式微,最終淪為一些農場主滿足自產自銷的小規模產業罷了。

在哥譚發展農業,並非不可行,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它的經濟價值,不夠高。

混黑道,哪怕有斷手斷腳的風險,但是一個月還是能拿到1萬元的收入。

可是做農民,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可能還拿不到1萬元的收入。十二倍的差距,足以彌補那高額的風險了。

布魯斯皺著眉頭思索著。一抬頭,卻看到周晨的臉上,充滿著老狐狸般的笑容。

“誰說,我做農業,就是要種糧食了?”

“不種糧食,種什麼?”

布魯斯剛喃喃自語的反問到。

突然,腦海裡靈光一閃,剛剛的對話,似乎這一瞬間,都被串聯了起來。

“種藥材!”

:()我在哥譚當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