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僅包含某種形式的人類之愛。婚姻不僅是浪漫的激情,也不僅是友誼、責任與服侍。婚姻包含所有這些東西,並且還有更多。婚姻的挑戰真是讓人難以招架。我們到哪裡才能找到足夠的力量來滿足婚姻那排山倒海一般的要求呢?
十七世紀基督徒詩人赫伯特(e herbert)寫了三首關於愛的詩,但最有名的是最後一首,詩名就是《愛(三)》:
愛在款款相迎,我卻躊躇不定,
因我塵垢滿面,罪汙滿心;
愛卻洞悉分明,
憐我進門之初,沮喪之情;
愛便殷殷走近
向我柔聲問詢,有何求稟?
“唯有貴客,配得蒞臨!”
“非你莫屬為我貴賓,。”
“忘恩負義,無顏視君!”
“豈非我造,你之眼睛?”
“君言極是,但我已玷汙自己!”
且讓我蒙羞到底,罪得報應!”
“你之罪債,豈非我已承受?”
“君言極是,且讓我為僕伺候!”
“你應坐下,且吃我肉。”
於是,我坐下,
於是,我吃肉。
愛(主人)請詩人(客人)進去坐席,可是,由於詩人曉得自己的罪孽,便自慚形穢,“躊躇不定”,並且退到門口。然而,主人卻“洞悉分明”,看見詩人駐足,就來對他講恩言,好像古時候客棧掌櫃問客人:“您還需要什麼?”客人回答說,他需要一樣重要的東西——他感覺自己沒有價值,不配得到愛。主人的回答既切合實際又充滿信心:他要賦予客人價值。他並非因客人可愛而愛之,而是要用愛讓客人變得可愛。
客人還是半信半疑,說他甚至不敢抬頭正視主人。
這時候,這位神秘的主人終於顯明自己的真實身份。“我就是那位造你眼睛的,你知道,並且我造它們本是叫你認識我。”客人現在曉得愛是誰了,所以稱愛為主,但他心裡還是感覺沒有希望。
“且讓我蒙羞到底,罪得報應!”
“你之罪債,豈非我已承受?”
即使客人懷有最深的恐懼和疑問,也無言以對這句回答。於是,主慈愛而堅定地命令他坐下。現在,宇宙的主宰,這位曾謙卑地為門徒洗腳的主,在桌前服侍他這個不配的寵兒。
“你應坐下,且吃我肉。”
“於是,我坐下;於是,我吃肉。”
法國哲學家、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薇依(sione weil)是一位猶太人和不可知論者。在1938年的一天,當她默想赫伯特這首詩的時候,突然感到基督的愛排山倒海一樣襲來。“基督來到我面前,”她描述當時的情景,“一把抓住我。”此後,她成了一位承認信仰的基督徒。她從來沒有想過、也沒追求過這種體驗。她也從來沒有讀過任何關於神秘主義的書,作為一個持不可知論的猶太人,她當然從未指望基督給她這種體驗。然而,藉著這首詩,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活化在她面前。“基督突然抓住了我……我在痛苦中感覺到一種愛,就好像一個被愛的人綻放笑臉那種自然流露的愛。”
我們審視讚佩里尼信主的過程,發現基督愛的洪流讓他可以立刻饒恕那些曾經摺磨他長達幾年的敵人。我們應當注意,屬靈的成長並非總是如此。也要指出,薇依的體驗並非普遍性的。赫伯特的詩是屬靈文學的傑作,啟迪了許多人,我自己也深受感動。但是,如果你想靠這首詩得到一勞永逸的屬靈體驗,消除一切懷疑和恐懼,那你很可能會失望的。
然而,歸根結底,基督的愛是美滿婚姻最堅實的基礎。有些基督徒感到基督的愛好像狂潮,洶湧奔騰在他們枯乾發硬的心田上;而有些人則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