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事,都使我厭煩。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傳道書》2:17
? 日光之下
在前面幾章我們已經看到,在這個墮落的世界中工作可能會不結果實。同時,工作也會變得毫無意義。這是人們會在工作中感到疏離的另一方面。許多人因為能力不足或是對工作的渴望未被滿足而感到受挫,另一些人儘管已經實現了自己的職業期望且小有成就,卻仍不滿足。聖經中有一古老書卷對工作的無意義感作了精闢的描述,這就是《傳道書》。
希伯來語用“koheleth”一詞描述《傳道書》中的敘述者。它可以被譯成“老師”甚或“哲學家”。為了理解《傳道書》到底如何描述工作,我們首先要理解這卷書的文學形式以及作者的表達方式。
但凡讀過整卷書的人都會感到迷惑,因為其中很多教導彷彿與聖經其他經文相牴觸。聖經其他書卷都挑戰我們要過一個完全智慧、公義的生活,《傳道書》卻警告人們既不要過分“行義”,也不要過分“行惡”,而是要過一箇中庸的生活——既不要太道德,也不要太邪惡;既不要太智慧,也不要太愚蠢(傳7:15一17)。我們應當如何理解這一悖論呢?
舊約學者特倫佩爾?朗曼(treper longan)指出,當時有一種名為“虛構自傳”的文學體裁。在這種文學形式中,作者可以虛構一個人物,記敘主人公的一生,最終從對其經歷的研究中總結教訓、提出見解。從《傳道書》中我們可以區分出兩個聲音。首先,作者在開場白中介紹了虛構人物傳道者。隨後傳道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自己在日光之下尋求滿足和人生意義的各種方式。“日光之下”這一短語是理解傳道者所有觀點的重中之重。整體而言,這裡講述的是這個世界中的生活,沒有任何超越之處,也非指向未來的永恆。傳道者所追求的僅僅是從物質世界尋找人生的意義:成就、愉悅和學問。最後,作者再次回到自己的身份,並在尾聲中做出總結(12:8-14)。作者透過戲劇化的描述道出即使是那些最智慧、最富有、最有恩賜的人,也不能在今生獲得滿足。
讀聖經其他經卷,就如同聽一位牧者向我們講述應該如何生活(例如新約《雅各書》或舊約《箴言》)。然而,閱讀《傳道書》卻如同在上哲學課,教授以令人頭疼的蘇格拉底式問題和一些奇特案例分析挑戰你,帶領你在對話中發現真理。書中的傳道者迫使你檢視自己人生的基石,並問一些我們本想極力迴避的問題:“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你做這一切目的何在?為何世界上有如此多的惡行?你又當如何面對?”
《傳道書》的作者讓我們理解上帝超越的獨特性和認識上帝的必要性。世上沒有任何事物能夠為人生提供意義的基礎。如果我們的人生基於工作、成就、愛情、愉悅,抑或學識,那麼我們終會變得焦慮和脆弱。因為人生中凡事都可能會威脅到這些“基石”,而死亡必然會奪取一切我們視為寶貴的東西。《傳道書》的論點就是要我們實際依賴一位恩慈的創造主。上帝不是一個抽象的信念,如此,我們的人生才能堅定不移、充滿意義。
像許多人一樣,凱瑟琳?阿爾斯多夫來我們教會時事業成功,三方面的追求她全佔了:透過大學的學習尋找人生意義,畢業後盡情享樂和獵奇,三十多歲開始拼命工作來獲得滿足。她開始取得成就,甚至積累了一些財富,但漸漸地,她感到巨大的壓力,甚至產生了苦毒。她描述了自己那時心中的苦毒,因為有些人沒有全然付出卻享受著美好人生的果實。她對自己的成就永不滿足,認為自己獲得的利益永遠不夠。正如凱瑟琳自己所說:“我不能接受這一切都是虛空,因此我更加埋頭苦幹。”最終,她開始思考基督的福音,因為屬世的哲學不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