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婚姻的奧秘

對男人的期望也是一樣不切實際。不是基於“捨己”,而是基於“自我滿足”的婚姻,需要一個“容易維護保養”或“免於維護保養”的配偶,對方可以滿足你的一切需要,卻對你幾乎一無所求。簡而言之,今天人們對配偶的要求實在是太過分了。

然而,還有一些人,雖然他們對婚姻的要求不太高,但很怕結婚。蒂爾尼相信,有很多人恐懼婚姻;至少他在紐約的那些朋友裡面,這種人不少。比起“夢想完美配偶”的人,“根本不想結婚”的人其實更多,儘管後者不一定承認這點。畢竟,我們的文化非常重視個人自由、個人自治和自我實現,我們認為這三樣東西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而且,凡有頭腦的人都深知,愛的關係就意味著喪失這三樣東西。你可以說,“我想找一個願意完全接納我的人”,但你內心深處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你知道自己有很多東西需要改變,也知道任何深入瞭解你的人都希望你改變。你還知道,對方也會有各種需要,而且是一種深刻的需要,以及各種缺點。這一切聽起來都很令人痛苦,而且事實就是這樣,所以你不想面對這一切,而你又很難向別人和自己承認你不想結婚。於是,你就開啟“自動挑錯機制”,把敏感度調高,這樣就能遠離婚姻了。

但是,如果你僅僅因為不想失去自由就逃避婚姻,那就是在傷害自己的感情,而且是一種最深的傷害。路易斯形象地說:

若愛,心或如刀攪,或竟至破碎。若要將自己的心完全保護好,就不可將心付與他人,連愛動物都不行。用無傷大雅的嗜好將心包裹起來吧,避免一切糾葛。把心鎖在自私的棺材裡,它必安然無恙。但是,在那個棺材裡,在那個安全、幽暗、靜止、沉悶之處,它會變。它不會破碎;它會變得無法破碎、無法進入、無法救贖。若想避免悲劇,至少避免悲劇的危險,只有下地獄。

所以,在我們的社會里,我們對一夫一妻制的前景過於悲觀,這是因為我們對婚姻伴侶的要求過於理想化,並且這一切完全出於我們的無知:我們誤解了婚姻本身的目的。

§ 總是找錯人

,!

那怎麼辦呢?我們要來看看聖經是怎麼講婚姻的。聖經不僅解釋了我們咎由自取的文化困境,而且提供瞭解決辦法。

聖經解釋了為什麼人不可能找到“完全合得來”的伴侶。作為牧師,我向上千對夫婦講過婚姻之道,他們當中有些在努力尋求婚姻,有些在努力維持婚姻,有些在努力挽救婚姻。我聽見許多人反覆說:“愛不應當這麼彆扭;愛應當自然而然。”我總是這樣回應:“你為什麼相信‘愛應當自然而然’呢?難道一個打職業棒球的人會說‘打快球不應該這麼難’?一個作家想寫出當代最偉大的美國小說,難道他會說‘塑造生動可信的角色和設計引人入勝的情節不應該這麼難’?”可以想象,他們會振振有詞:“但是,愛不是打棒球,也不是文學創作。愛就是愛。如果兩個人合得來,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心靈伴侶,愛就應當自然而然。”

基督徒對此的回答是:沒有哪兩個人是完全合得來的。杜克大學倫理學教授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講得很透徹:

“自我實現”這種倫理觀會破壞婚姻。這種倫理觀認為,婚姻和家庭體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個人成就,為了讓我們變得“完整”和幸福。這種理論假設:有一個人是最適合我們的,如果我們仔細去找,就能找到那個人。但這種倫理假設是錯誤的,它忽視了婚姻的一個關鍵方面:我們實際上總是和錯的人結婚。

我們從來不認識我們的配偶;我們只是自以為認識。即便我們當初找對了人,過不了多久,對方會變。因為婚姻這件人生大事意味著:我們一走進去,就不再是原來那個人。其實,婚姻的要點是……學習如何關愛自己所嫁(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