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婚姻的奧秘

造聖潔品格或養育敬虔的後代。在西方文化中,這種新的婚姻觀已經取代了原有的婚姻觀;這個過程是逐步完成的,也是確定無疑的。

這種轉變並非無人知曉。最近,《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帕克波普(tara parker-pope)寫了一篇名為《幸福婚姻是“我的”婚姻》的文章:

人們覺得最美滿的婚姻是那種能給個人帶來滿足的婚姻,這種觀點似乎有悖常識。說到底,婚姻難道不應該把關係放在首位嗎?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婚姻是一種經濟社會制度;滿足人的情感和理性需求是次要的,維繫婚姻關係才是首要的。但是,在現代人際關係中,人們在尋找一個伴侶,並且他們想找的是一個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趣的伴侶……可以幫助彼此實現人生目標的伴侶。

這種改變是一場革命。帕克波普將這場革命赤裸裸地描寫出來。婚姻原本是一種公共制度,目的是造福社會,現在卻成了一種私人事務,目的是滿足個人慾望。婚姻原本關乎我們,但現在只關乎我。

但諷刺的是,這種新的婚姻觀實際上給人增加了極重的負擔,人們對婚姻和配偶抱有過高的期望,這是傳統婚姻觀從來沒有的。而且,這種婚姻觀讓我們深陷兩種痛苦之中,無法自拔:不切實際的渴望,以及真實的恐懼。

§ 找個合得來的心靈伴侶

從2002年開始,“美國婚姻研究專案”發起了一項重要研究,題目是“為何男人不願作出承諾”,研究員是懷特黑德(barbara dafoe whitehead)和波普諾(david popenoe)。這個研究很能說明問題。女人常常指責男人有“承諾恐懼症”,恐懼婚姻。報告的作者指出:“確實,我們對男性態度進行了研究,有足夠證據支援這種流行觀點。”研究者又列舉了一些男人自己給出的原因,解釋自己為什麼不想結婚,至少不急著結婚。然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男人說自己必須找到“完美的心靈伴侶”,必須找到特別“合得來”的人,否則就不結婚。可是,什麼叫“合得來”呢?

我遇見凱西的時候,我們很快就感到有許多共同點,書籍、故事、話題、對生活的看法和喜歡做的事。我們發現彼此心心相印,惺惺相惜。但是,很多年輕人所說的“找個合得來的心靈伴侶”卻不是這個意思。根據懷特黑德和波普諾的研究,這當中有兩個關鍵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性吸引力。夏皮羅採訪了許多剛離婚的人,一個最明顯的採訪主題就是,完美的性愛對他們有多重要。一位女士解釋說,她嫁給丈夫是因為“我覺得他很性感”。可是,令她失望的是,他長胖了,不再注重外表。蜜月結束了。而且她知道這點主要是透過性愛。她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除非自己真有性的需求,否則就不過性生活。但是,她很少真有性的需求,“我們的性生活已經成了例行公事,一個星期才一次,有時候連一次也沒有。沒有花樣,沒有真正的精神或是情感的滿足。沒有那種讓性生活變得美滿的急迫感和緊張感——那種想取悅他、吸引他的感覺……”

在她看來,性吸引力是“找個合得來的人”的基本要求。

然而,接受“美國婚姻研究專案”調查的男士們卻沒有將性吸引力作為最看重的因素。他們說,“合得來”尤其是指對方表現出“願意按其本相接納他們,不試圖改造他們”。“很多男人表示不喜歡女人試圖改變他們……有些男人把‘合得來的婚姻’描述為‘找一個合適的女人,可以融入自己生活的女人’。‘如果你們真合得來,就不需要改變’,一位男士這樣評論。”

,!

§ 讓男人真有男人味

這是一個改朝換代式的變革。傳統上,男人知道結婚就意味著要作出很大的個人改變。傳統觀念認為婚姻會將男人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