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福音與工作

所以,你們或吃喝,或作什麼,一切都要為上帝的榮耀而行。

——《哥林多前書》10:31

? 理解世界

人對事物的理解取決於不同情境。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每當人們提起它,總會有一個敘事結構。有人說:“這是美國在全球濫用帝國主義權勢的結果。”也有人說:“國外許多邪惡勢力憎恨我們,因為我們的國家自由而美好。”把美國視為正面角色還是反派角色,全在於人們所相信的版本不同,而且人們的反應(包括情緒和行為)也會因所相信版本的不同而大相徑庭。

哲學家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asdair aclntyre)在《追尋美德》(after virtue)一書中描寫了一個經典事例,闡釋了故事的重要性。他讓你想象自己站在公交車站,一位陌生的年輕人走過來對你說:¨“那種常見野鴨的拉丁名為醜鴨醜鴨醜鴨(histrionic histrionics histrionics)。”你可能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他的行為舉止卻令人莫名其妙。他是什麼意思?只有瞭解背景,才能理解他的行為。也許這個年輕人是位精神病患者——這能解釋他為何那樣說。也許昨天有一個與你性別、年齡、身高和外貌相仿的人在圖書館詢問過這個年輕人“野鴨”一詞用拉丁語怎麼說,今天他誤以為你就是那個人,這也解釋得通。又或許這個年輕人是外國間諜,“在約好的地點說出了這個蹩腳的暗號,與線人接頭”。第一種情形是悲劇,第二種是喜劇,第三種是正劇。如果不瞭解故事背景,我們就無法理解所發生的事情,也就無從應答了。

全部回應都會出問題,包括你對待工作的態度。

? 故事與世界觀

故事的構成要素有哪些?圍繞敘事結構展開的優秀學術分析眾多,這裡只是簡單討論一下。故事始於生活的平衡被打破。主人公竭力恢復平衡與和平,敵對勢力卻拼命抵擋,故事情節隨之展開(或劇情愈加“豐滿”)。最終,衝突過後平衡恢復(或徹底被打破),故事就此結束。

可見,故事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一個使生活脫離最初軌道的難題。如果說“小紅帽給祖母帶了些食物,她們一起吃”,這個描述雖然美好,卻很難成為故事,因為沒有情節。故事還要有恢復美好秩序的觀念與可能性。“小紅帽來到祖母家,突然大灰狼闖了進來,把她和祖母都吃掉了”——這就比較有戲劇性了,但還不能算為故事。由此可見,故事應當描寫生活本來應有的樣子,解釋平衡是如何被打破的,並提出讓生活重歸正軌的解決方案。

故事的意義正在於此。雖然有些故事僅供娛樂消遣,但事實上,級事在人類的思考中佔據基礎性地位,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並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世界觀”一詞源自德語單詞weltanschauung,意指我們解釋全部現實的綜合視角。世界觀並不只是一套哲學觀點,它本質上是一部原型敘事或故事梗概,描寫(a)人類在世上應怎樣生活,(b)是什麼打破了最初的平衡,和(c)如何補救。出若非找到人生重大問題之解,沒有人可以真正活得精彩。因此,為了解答上述問題,我們要引介一個世界故事的視角,即用一種世界觀解釋事物的敘事。

眾所周知,世上萬物都出了嚴重問題。無論是誰,都不會說自己的生活本應如此,何況整個世界。我們的內裡出了問題。似乎沒有任何事物可以令我們感到快樂滿足,我們只能體驗轉瞬即逝的快感。我們之間也出了問題。這個世界充滿貧窮、戰爭、苦難和不公。整個世界彷彿被什麼東西擊中而失去了平衡。但究竟是什麼東西?誰是罪魁禍首?怎樣才能解決?當你開始回答這些問題時,一個故事便應運而生,而你要活出這個故事。我們總是熱切追尋和排演那些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