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用巨幅壁畫將各種姿勢的性茭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上這些理解,都把“Se情”和“猥褻”聯絡在一起,那麼什麼是“猥褻”呢?千百年來,許多人認為性即猥褻,所有的性描繪都是淫穢的,甚至反過來推論,凡是淫穢的東西都由於文學藝術中的性場面所致,這樣,性文學藝術就往往被打進十八層阿鼻地獄了。
早期的基督教教義,特別是聖保羅及其信徒們給清教徒精神播下了極為重要的思想,即任何能夠引起感官享樂的行為都是邪惡的,必須加以剋制。例如:清教徒不可以看馬戲團耍狗熊,這並不是因為不應給熊以痛苦,而是因為這個場面給觀者以快感。性行為會使人們感受更大的快感,所以作為清教徒對性除了它的生物功能即繁衍後代以外,其他性感覺都不能容忍。正因為這個緣故,他們認為任何有性描繪的文學藝術作品都是邪惡的,它的作品要受到嚴厲懲罰。
這種偏見被以後的一些法律肯定下來了。例如在1868年的英國,審判長科伯恩在希克林案上(此案是根據審理該案的法官命名的)對涉及性描寫的文藝作品做了武斷的裁決。他無視作品的主題思想、科學價值、教育目的、創作意圖和文學手段,簡單地認定:即使一個文藝作品從總體上說是一部傑作,但是,哪怕書中只有一段性描寫,或是隻用了一兩個淫穢的詞,那麼這本書也將被列入Se情文學的範圍。科伯恩的這一裁決後來被稱做“希伯林法”,在美國也同樣使用此法進行裁決。
其實,《聖經》的《新約》和《舊約》中某些章節的內容,完全可以和被法庭認為是“淫書”的作品相媲美,但是沒有人敢去批判《聖經》。幾百年來,即使有些世界名著也逃不脫被查禁或閹割的厄運。因為有性內容。莎士比亞的某些作品被刪節得支離破碎,18至19世紀英國的一個立志剷除Se情的官員湯姆斯·鮑德勒把英國最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作品中的所謂淫穢之詞刪去了,他的根據是:“許多詞句從本質上講是下流的,為了給讀者提供高質量的藝術,只能把它們刪去。”鮑德勒在他編輯出版的《莎士比亞家庭讀本》一書的扉頁上寫道:“凡不適宜在家庭裡大聲念出的詞句,均已刪去。”該書於1818年初版,在維多利亞女王執政時期曾多次再版。卜迦丘的《十日談》幾百年來被沒完沒了地又禁又毀,直到20世紀前期瑞典的英人街的法官,還沒收和銷燬了英人街書店中發行的這本劃時代的世界文學名著。
第五章 百花齊放的性文藝 什麼是Se情文化2(圖)
lz。book。87book。com/data/upload…pic/13/1131949413。jpg
人體是西方古典名畫重要主題
1857年在英國透過的淫穢出版物法,奠定了維多利亞時期在這方面的準則,它也叫做“坎貝爾法”。它從法律上給予全國地方官以權力,使他們在法院裁決以前,有權命令銷燬正在出售和發行的淫穢書刊。這樣,官員們就可以憑“長官意志”而為所欲為了。“坎貝爾法”的有些規定很缺乏科學性,例如倫敦舞臺的佈景中,允許幾乎全裸的女人做雕像式的藝術造型,只要“雕像”不動,就獲得法律認可;一旦“雕像”動了,就是賦予生命了,就構成了Se情罪,對此有責任的人將受到起訴。再如,由於性茭而染上性病的不幸者,可以自由地向醫生諮詢健康問題,在倫敦公共廁所裡張貼的宣傳畫也鼓勵他們去治療,法律對此保持沉默,但是,登載任何關於治療性病藥方的廣告,卻被視為違法。
在查禁“淫穢作品”的過程中,發生過許多使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羅丹的《吻》竟被譴責為粗俗厚顏的Se情作品,但是後來它又以畫片的形式被官方允許貼在倫敦地鐵的牆上。倫勃朗、布歇、克雷納奇、法拉貢納、戈雅、馬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