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的記錄和儲存也是個大問題,楊行秋的記憶力驚人,但是也記不住這麼多種類繁雜的資訊,大部分還是要曹羽往木板上刻字記錄,記錄資訊的木板三個人實在拿不動,只能交給隨行的甲士,身著重甲,還揹著十幾斤的木板,把甲士們也累得汗流浹背。
楊行秋本來想著這麼大量的統計工作,應該分成幾個工作組一起開展,結果牛家莊就是個文化荒漠,除了曹羽以外,就像盧老夫人這個年紀的的人還認識字,成年人的文化程度都是小學肄業,大字不認識幾個。兒童沒接受過教育,居民們能理解楊行秋的問題都得費盡口舌,別說安排精細的調查工作了。所幸由於盧老夫人的手段加上一隊隨行甲士,居民們都盡力配合調查。
走了一上午,一行人也都筋疲力竭了,曹羽見前面露出幾根菸囪,扶住楊行秋的肩膀說道:“大哥,到工坊了,歇歇腳如何?”
剛邁進院門,楊行秋就聞到了一股很重的煤煙味,院裡的赤膊漢子見到一行人,連忙招呼道:“莊主到訪,速來迎接!”聞聲跑來跪拜行禮的人,立刻擠滿了院子。
牛尚跑到跟前喊道:“四叔!”那赤膊漢子一把抱住牛尚,本來高大的牛尚竟然還比他矮上一頭,粗壯的胳膊上佈滿了火焰和高溫留下的瘢痕。
那漢子鬆開了牛尚說道:“好侄兒又壯了些,要什麼兵器,只管講,四叔這就命人取來!”說完一揮手,工坊裡的人,手忙腳亂的搬來竹蓆,木案,又給眾人倒上水。牛尚招呼楊行秋坐下,曹羽則命身後甲士坐地歇息。
牛尚拉著楊行秋坐下,介紹起來,“四叔,這是楊旭,俺的結拜大哥。”楊行秋忙起身行禮,卻被一把拉住,“俺叫牛鈞,尚兒的四叔,昨日已見過楊先生。”拿起一碗水,遞到楊行秋跟前,“坊內只有清水,先生不要怪罪。”楊行秋趕忙接過來,一飲而盡。
牛尚正興奮地跟牛鈞講著楊行秋的酒量,三人結拜的事情,楊行秋順便觀察起工坊裡的情況。
一鏟又一剷煤被投入爐膛,風箱催動火焰,爐膛內的火苗融化了熔爐裡的礦石,液態金屬流出,再加入炭粉,經過塑性冷卻就得到了生鐵,生鐵經過摺疊鍛打減少碳含量,就能得到鋼。這就是百鍊鋼的生產流程。
這座工坊,卻把生鐵在熔爐裡繼續加熱,繼續加入炭粉和礦粉,又像炒菜一樣反覆攪拌。
炒鋼法!楊行秋吃了一驚,這落後到紙筆都找不來的牛家莊,竟然掌握了目前最先進的鍊鋼技術。有了鍊鋼技術和熟練工人,之後只需要引進先進工藝,再提高產量,那麼後續的工業化就……
牛鈞見到楊行秋盯著熔爐出神問道:“楊先生,可知鍊鋼之法?”
楊行秋回過神來:“在下粗通炒鋼之法,不知產量如何?”
牛鈞有些吃驚,這看起來細品嫩肉的書生,竟然知道炒鋼法,一時不知如何回答,看向曹羽,曹羽見牛鈞不敢回答,點頭示意,牛鈞這才說道:“本月,已得生鐵兩千五百斤,熟鐵一千二百斤,精鋼一千斤。”
楊行秋有些興奮,這個二十幾個人的小作坊竟然產量這麼高,接下來就是確認礦場的運轉情況了。
楊行秋在腦內記住了這個數字,接著問道:“多謝鈞叔,我等先行告辭。”說完又帶著牛尚、曹羽一行人往工坊後的礦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