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之外,關羽傲立於門口之處,看似鳳眸微眯閉目養神,實則耳朵在小心地傾聽著正廳之內的動靜。
隨著時間不斷推移,關羽的眉間不自覺地浮現一絲憂慮,生怕子坤先生遭遇不測,但又未曾聽到門後傳出絲毫不妥的聲響動靜。
因此,關羽只能強忍著焦急,整個人隨時做好衝入正廳的準備。
“嘎吱!”
忽然,正廳大門往內拉開,關羽半閉著眼眸也是隨之睜開。
直至看到李基與劉焉攜手一併走出,並且李基與劉焉臉上盡皆掛著笑容,這才讓關羽始終半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子坤先生,事不宜遲,老夫這就下去準備奏疏,早日呈獻天子。”
劉焉主動地朝著李基一拱手,說道。
“那便勞煩太守大人為公務忙碌了。”李基答道。
“請子坤先生與雲長移步後院,稍後老夫親自設宴招待二位。”
隨即,劉焉不失禮儀地喚來一小吏,令小吏好生招待李基與關羽,便腳步有些匆匆地離開了。
李基與關羽則是在滿臉堆笑的小吏引導下,往著太守府後院而去。
到了後院,李基隨意尋了個藉口將小吏打發走後,關羽這才迫不及待地開口道。
“子坤先生,那劉焉可有詐否?”
李基不急不緩地觀賞著劉焉後院的景色,伸手摺下了一支桃花於鼻尖一嗅,道。
“雲長無需多慮,諸事已定。”
關羽聞言,臉上不禁閃過一絲喜意,追問道。“可是劉焉已然答應了不再追究那些黃巾眾?”
李基笑而不語,並沒有正面回答關羽這個問題,並且此處乃太守府後院,也需防備隔牆有耳。
事實上,在與劉焉的交談過程中,李基從來就沒有暴露過劉備的底線在於那五萬餘黃巾眾的性命。
在返回涿縣之前,劉備曾認真地向李基交底:只要劉焉願意放過五萬餘黃巾眾,無論是戰功,還是繳獲的錢糧都全部可以交出去。
李基深知談判的雙方,誰先暴露底線,誰就會處於絕對的下風與不利。
因此,李基甚至沒有談及過五萬餘黃巾眾的處置問題,而是將重點放在了浮於表面的軍功與利益之上,直至代表劉備與劉焉結成了政治同盟後。
李基這才隨口提了一句,讓劉焉在上呈戰功奏疏之時,宜寫為剿滅黃巾賊一萬餘,救出被擄掠百姓五萬餘,以顯太守大人之仁義。
對此,劉焉自無不可,甚至為之大喜,認為這是劉備自願犧牲大部分軍功以換取劉焉的仁義之名,繼而進一步獲取天子與朝廷的信任。
至於為什麼是書寫一萬餘,自然是隨意多收集些屍體都能湊夠一萬餘的首級,並且僅僅數千之量,未免也顯得有些不足。
而李基也很清楚劉焉明面上是下去準備奏疏,但絕對是偷偷派遣部下前往大興山確認狀況,以免蒙了騙。
不過,這本就是應有之義。
所以,李基才不急不緩地與關羽一邊觀賞著後院景色,一邊則是在思索著另一個有些拿捏不住的問題。
那劉焉邀請自己為郡丞,此乃欲將自己當做人質留於涿縣?還是當真出於招攬之心?
不過,在李基婉言拒絕之後,劉焉並沒有太過於強硬的意思,這倒是讓李基感覺劉焉這一次似乎當真是極度看重自己了。
只是,或許此刻李基投靠劉焉的話,從單純的享受安逸主義來看,無疑是絕佳的選擇。
劉備被改變後的開局可稱得上是絕無僅有的美妙,但劉焉無疑也比原軌跡強得多。
在李基的記憶中,劉焉乃是在黃巾之亂結束後的第三年才提出“州牧之策”,然後自請最為偏僻的交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