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談話是讓他去給馬皇后齋戒祈福,但是表面上卻是在不久後就下旨痛責他和太醫院眾御醫醫治不利,把他直接給罷黜了。
而太醫院的趙瑄、戴思恭等御醫就更慘了,直接被下獄拿問。
孫恪黃彬等武將,和趙本那些被李偉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文臣,都再次翻身佔據了優勢,頓時無數跟風之人倒向了他們。
相反的高信等人,就是整日提心吊膽,生怕此時的李偉會像曾經的胡惟庸那樣,把他們這一堆人全給牽連進去。
趙本等人當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李偉被罷黜之後,他們立即就對高信陳敬為首的“李黨”份子發起了彈劾,當然還有無辜的茹太素,也是他們攻擊的主要頭目之一。
一時之間,曾經追隨在李偉身邊的那些人,人人自危,竭力撇清與他的關係。
當然也有一些如吳伯宗、王傑、沈玠等人堅定的站在他這一邊,有的因為自身正直不避,有的是關係太深無法脫身,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一本本彈劾的奏書遞到御前,痛罵“李黨”奸臣賊子,欲將他們趕盡殺絕。
然而這些奏書遞上去之後,卻猶如泥牛入海,毫無動靜。
朱元璋既沒有將“李黨”分子剷除乾淨,也沒有對跳得很歡的趙本等人下手。
雖然李偉被免了,但他之前掌握的那幾個衙門卻依舊有那些跟隨他的人擔任要職,姜守清被提為侍郎,暫代工部事務,掌行司依舊由王傑等人執掌,軍器局更是沒人能插手進去。
數日之後,眾臣的心思漸漸懸了起來,因為摸不準聖意,跟風的人也不敢再輕易上書了,這場因為李偉被免而掀起的風波漸漸平息下來。
鎮江府丹陽縣,一間不起眼的書齋坐落在偏僻的村落中,書齋上掛有匾額,上書“賢林”二字。
蜿蜒崎嶇的小道上,一輛馬車搖搖晃晃的行駛著,木質的車身和車輪,在搖晃間不停的發出吱呀的聲音,好似隨時都會散架似的。
車伕一邊揮鞭一邊喲呵著,控制馬車走過這條坎坷的小路,來到書齋前停下。
“老爺,到了!”車伕放下馬鞭,回頭對馬車裡說道。
“嗯。”
馬車裡傳出一聲輕嗯,隨即車簾掀開,露出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已經被罷官的張宗藝!
車伕在他掀開車簾後,便趕緊取下車凳子擺在一側,然後才扶著張宗藝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張宗藝下了馬車,先是左右環顧,看了看四周,然後才將目光落在這不起眼的書齋上。
隨後又輕輕吸了口氣,整了整衣衫,才邁步走了進去。
書齋裡,十幾個儒士打扮的人正襟危坐,在眾人前方擺著香案,上有香爐,正不斷的升起嫋嫋青煙,散發著陣陣香氣。
香案後面供奉的是儒家五聖:孔、孟、曾、顏回、子思,屋子的四周則是擺滿了書架,上面各種聖人典籍應有盡有,其中不乏孤本。
此時,四人坐在上首,年齡皆在天命以上,其中兩人正是曾在揚州出現過的張靜居和張子宜。
“揚州之事鳳儀你未免太過魯莽了,這下不但折損了個指揮同知,還打草驚蛇,以後恐怕沒機會再行此舉了!”
四人中一位鬍鬚泛白的老儒臉色不悅的向張靜居說道。
被稱為鳳儀的張靜居臉色不變,輕聲陪笑道:“梁師教訓的是,只是此人對朝堂影響太大,我不得不行此險招。”
四人中剩餘的那人出聲問道:“此人真不能拉攏嗎?”
“不可!我瞭解過此人,他雖確有才能,但卻是偏重實學,不通禮教,甚至對我儒家也頗有微詞,若是此人執掌朝堂,對我們而言恐怕是禍非福!”
張鳳儀斷然否定。
那人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