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的大明寶鈔上印著他的畫像,他再想微服出巡是不可能了,而且以前他微服出去也僅是在應天府下的幾個縣,通常當天就回宮了,不會離京太遠。
畢竟他這個皇帝日理萬機,若離京數日不見蹤影,那朝中還不得大亂了。
而要光明正大的出巡就不一樣了,皇帝出行身邊會有大臣相隨,就像是一個移動的朝廷,稱作行在,各種奏書政務都會送到這個移動朝廷向皇帝請示。
不過這樣的做法通常耗費巨大,比大軍出征打一仗也不遑多讓,所以這種事通常都會遭到群臣的極力反對,像乾隆那樣六度遠巡的敗家子實屬罕見。
揚州距京不過百里,朱元璋若要出巡倒也無需大費周章,最多日便能來回,而且朝中還有好大兒看著,他也無需擔憂。
在叮囑了好大兒一番之後,朱元璋便帶著些親衛隨從離京了。
對此朱標豔羨非常,他也想去出去巡遊一番,看看李偉建的那新城,然而朱元璋既然把政務交給了他,就肯定不會讓他跟著了。
龍輦在親衛大軍的護送下駛出京師,沿江而行。
雖然目的地是揚州,但是朱元璋也沒直接坐船去,難得出來一趟,中間的這些縣他都要巡查一下。
隊伍行至上元縣,上元知縣早已帶人等候在官道一旁。
朱元璋雖然沒有特意命人知會沿途各縣,但他們這些當官的在朝中也都有些關係,早早的就得到了訊息。
“上元知縣楊正參見陛下!”
見朱元璋從龍輦上下來,上元知縣連忙率眾參拜。
朱元璋來到楊正面前,打量了一下跟隨他一起來見駕的官吏百姓,淡淡的道:“起來吧。”
“謝陛下!”
楊正拜謝後才紛紛起身,恭敬的低著頭。
“走,帶咱看看你治理的這上元縣。”朱元璋隨手一指路邊的田地道。
楊正連忙恭聲稱是,跟在身側落後半步為他指路介紹。
“這莊稼長勢不錯啊。”
朱元璋看著這田裡的水稻輕聲笑道。
“是是,自陛下登極以來,這田裡的莊稼就長勢喜人,連年豐收,百姓們的日子也是一年好過一年,真是天佑大明,天佑陛下!”
楊正小心翼翼的拍著馬屁。
朱元璋呵呵笑了幾聲,這些屁話他當然不信,但臣子對君上恭敬拍馬也是很正常的事,他也不會因此怪罪。
“呵呵,很好,那就讓咱看看這得天之佑的莊稼地,是怎麼長出來的。”
朱元璋笑了兩聲,隨意的伸手抓了一把稻子,輕輕一扯,便將這稻子拔了出來。
楊正見到他這個運作,心裡也跟著格登一下子!他這一下不僅拔出了一把稻子,也把這位知縣的心給拔到了嗓子眼!
朱元璋臉上笑容不減,拿起這把稻子,打量了一下根部,故作疑惑的問道:
“你說這水稻就這麼點根鬚,它是怎麼長出這麼大穗的呢?”
“這這……微臣……”楊正吞吞吐吐的說不上話來。
朱元璋見此頓時臉色一沉,冷喝道:“說!”
楊正嚇得一個哆嗦跪了下來:“這是微臣讓人從其他田裡挑選出來安插在此的,微臣知錯,陛下恕罪!”
楊正連連叩頭求饒,不敢有絲毫隱瞞。
朱元璋冷冷的瞥了他一眼,怒斥道:“哼,你倒是挺有主意的,當官不好好做事,心思淨放在這些阿諛奉承之事上,咱給你發著俸祿是讓你做這些的嗎?”
“微臣知錯!微臣知錯!”楊正不敢辯駁,只一個勁的求饒。
“毛驤,給咱把他拿下!嚴查一下,若有不法,立斬!”朱元璋冷冷的道。
“是!”隨侍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