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章 這就很尷尬了

門外值守的侍衛和太監聽見裡面的怒罵聲,都嚇的噤若寒蟬。

朱元璋怒氣衝衝的來回踱步,眼神閃爍不定,小小倭國如此挑釁,不打難消他心頭之恨。

然而跟從前一樣,他還是顧慮重重,不敢輕易動兵。

前元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若是出兵,一旦海戰失利,不但會削弱大明的國威,更會造成極大的損失,拖累朝政社稷,此事不得不謹慎。

過了片刻,他突然停下腳步,向門外道:

“來人,召五軍六部重臣立刻進宮議事!”

“是!”

太監領命出宮傳召,剛下值的文武重臣又匆匆被召進了皇宮。

乾清宮裡,馮勝傅友德這些武將,以及李善長、餘熂、茹太素等等均被召來,朱元璋慍怒不減,命人將“懷良王”的國書交給他們傳閱。

眾人看罷臉色各異,像費聚、趙庸這些武將都是直接開罵,積極的請纓討伐,而茹太素、何禮、楊靖等人則是反對出兵。

“陛下,倭國彈丸之地,其地不足自給,其民不足令使,若是出兵,弊大而利無,臣以為還是應該謹慎,以防海制倭為重,出兵之事萬萬不可!”

茹太素道。

“胡說,那誰不是說了嗎,倭國有很多銀子!”

曹興反駁道,作為跟李偉不對付的武將,難得抬出了李偉說過的話來反駁這些李黨。

茹太素聞言一怔,這話確實是李偉說的,但已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今時不同往日,自從有了新寶鈔,銀子對大明來說已經不太重要了。

“陛下,如今大明寶鈔通行天下,銀子要來也無大用,不宜為此大動干戈。”

“哼,這不光是銀子的事,小小倭國不但縱民為寇,屢屢掠我沿海,現在竟還敢如此狂妄挑釁大明,若是不給它個教訓,如何威服諸藩?”

馮勝忍不住開口道。

大明雖然軍威強盛,但是周邊各國卻並不怎麼信服,甚至不少還效忠故元,這種情況下若是大明示弱,恐怕已經臣服的藩國也會輕視大明。

朱元璋皺眉不語,這些事他自然是有考慮的,但是就像茹太素所言,小國寡民,而且遠在海外,打下來也沒法管,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陛下,臣也認為應該謹慎,我朝初立,北元未滅,天下也尚需休養,此時征討海外實為不妥!”李善長也出聲勸阻。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

朱元璋眉心緊鎖,心裡猶疑不定,最終輕嘆道:“此事明日朝議,再聽聽眾卿的意見吧!”

眾人聞言,這才紛紛停下,恭聲稱是。

此時天色已晚,宮門落鎖在即,他們也不能久留,只能壓下內心的激動或焦慮離開了皇宮。

次日早朝,激烈的爭論由六部武勳延伸到了朝堂文武群臣,吳伯宗、韓宜可等人皆與茹太素持相同意見,反對出兵,李善長也難得的與他們站在了一起。

爭議很快從是否出兵討伐演變成了黨爭,勳貴開口便是李黨奸佞,這詞還是他們從原來的文臣那裡學來的呢。

李善長雖然屬於淮西勳貴的領袖人物,但是他的意見卻與眾武將不同,現在兩邊爭論不休,讓他的處境有些尷尬。

而吳伯宗和韓宜可這樣的正直之人,雖然不想摻和其中,但是他們跟李偉的關係密切,被打上李黨標籤也無可辯駁,只能悶聲認下繼續據理力爭。

朱元璋蹙眉不語,其實到了現在,群臣已經把所有的利害關係都擺在他面前了,該說的都說完了,不該說的還在吵吵,現在就看他怎麼決定了。

早朝進行到日上三竿也沒有爭出個結論來,便草草結束,但是事情卻沒完,下朝後,眾臣又接連上奏,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