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伱也經商大半輩子了,應該也懂得這玩意,就是一張廢紙,是上面印出來掠奪咱們這些小民的財產的,你說他怎麼升回來?是要陛下拿出真金白銀來兌換,還是咱們這些小民貢獻出更多的財產來支撐這張廢紙的價值?”
沈彬聽了也是贊同的點了點頭,但是讓他心中疑惑的是這位駙馬爺幹嘛要做這種損人又害己的事呢?
在他們兩兄弟給寶鈔判了死刑的時候,李偉也在商會總部思索著在最終如何拯救這個大明寶鈔。
首先舊鈔是肯定要全部換掉的,這個是必須的。
其實現在大明的鈔法規定的流通標準還是很寬鬆的,寶鈔即便舊了,只要損壞的不嚴重,近規定也能繼續使用。
但是,按著這種流通標準,到最後這種舊鈔只能以字貫來辨別真偽,而僅僅這幾個字,別說平民百姓了,朝廷自己都分不清。在這種情況下,萬一被自己手裡的舊鈔被判定為偽鈔,那就完了,按照大明律,使用偽鈔也是大罪!
這就造成老百姓手裡真有那種舊鈔的話根本不敢使用,甚至手裡稍微舊一些的鈔用起來也顧慮重重。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律法上得做出修正,至少非故意使用偽鈔應該不處罰,或者輕罰,另外就是以他印的那種多重防偽且耐磨損的新鈔來替代舊鈔。
大明寶鈔從洪武八年開始發行到現在,幾乎每年都會印個幾百萬貫,這五六年下來,估計怎麼也得有個三千萬貫以上了。
按照李偉估計,他若是全力印鈔的話,一年印個一千萬貫應該沒有問題,這樣三年左右就能全換一遍了。
在換新鈔的同時,還得把物價再給打下來,維持寶鈔的應胡價值。
李偉將自己的思路重新理了一遍,在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要說服朱元璋支援他的新鈔以及發行方式,不然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不過他覺得應該沒問題,畢竟朱元璋也不可能容忍寶鈔淪為廢紙一張。
將事情理清楚,李偉又囑咐了來福幾句,讓他時刻關注著行情,及時向自己彙報,才起身離開了商會。
走在路上,李偉見到一間米鋪門口擁擠著一群百姓,有些好奇的走上前去。
“都別擠,別擠啊,用寶鈔付賬的,往後排啊,本店優先收銅錢!”
掌櫃的大聲吆喝著。
“掌櫃的別呀,我願意折價呀!”
“是啊掌櫃的,我這一貫就當二百文好了,先給我吧!”
“……”
許多百姓擁擠在店門前,揮舞著寶鈔,期望能夠儘快將手裡的紙鈔換成實實在在的糧食。
然而掌櫃卻對這些寶鈔甚是不喜,哪怕這些人願意折價,他都不願意收。
李偉隨便看了兩眼,眉頭就不由的緊皺起來。
隨著時日的推移,寶鈔的價格越來越低,他只是開了個頭,輕輕推了一把,這寶鈔就跟竄稀似的一路跌了下來。
由於寶鈔的貶值,不但老百姓們急著把寶鈔買成有價值的實物,各個商鋪也都紛紛開始了囤貨居奇,一時之間,京師裡的老百姓一片慘淡。
現在看這個掌櫃的意思,一貫鈔當二百文錢他都不願意收了。
這個現象李偉之前也想過,只是即便沒有他,這也是早晚的事,而且現在看到這種情況,他反而是更堅定了必須要把寶鈔抓在手裡的想法,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等他完成自己的想法之後,寶鈔變成了穩定可靠的貨幣,才能真正避免再發生這種現象。
幾日後,隨著戶部行用庫存放的新鈔見底,倒換新鈔的事情徹底陷入了停滯,寶鈔的價值立刻突破了二百文的水平,一頭栽了下去。
戶部,徐輝在衙門大堂裡急的來回走動,戶部的大小官員低著頭站在他面前不敢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