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下幾乎脫離了教室,天天跟著他在軍器局轉悠,他們本就是工匠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大人許多也都在軍器局做工,有時候幹完了活李偉就直接讓他們家大人領回去了。
忙碌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數月過去,在李偉的親自督導下,軍器局裡又建起了兩個作坊,用於生產鋁、銅等金屬。
現在的軍器局已經逐漸脫離舊時的手工作業方式,到處都是機器的轟鳴聲,在有了蒸汽機做為動力後,鍛打、切割、抽絲拉管這些工作都開始逐漸的脫離手工製作,走向標準化的生產方式。
龍江造船廠,一輛輛大車運送著十米長的鋼樑來到新建城的船塢。
巨大的船塢長近兩百米,寬三十米,深十五米,周圍都用水泥加固,中間有龍骨墩和邊墩,用來支撐修建船舶,上方還有用滑輪做的航吊,只不過需要手動轉動絞盤才能用,雖然遠比不上後世的電動航吊,但總比人工搬運要強得多。
蔣荃跟隨李偉站在邊沿,看著這個龐大的船塢,心裡不禁感慨萬千。
如此龐大的船塢他不但是他生平僅見,更難得的是這是由他親手指揮建成的,只是不知道李偉說的那萬料大船是不是真的能建成,如果真成了,那他或許也能跟著名留青史也說不定。
“侯爺,船塢已經建好了,您打算怎麼造船呢?”
蔣荃滿含希冀的問道。
“嗯,那就從搭建鋼樑結構開始吧。”
李偉點頭道,雖然他沒造過船,但也能明白其基本步驟,無非是先骨後皮,底部鋼樑直接用鋁熱焊,其他的橫樑可以用鉚接、螺栓等。
一段段的鋼樑被吊起放到了船塢裡,擺放到預定的位置上,隨後李偉便帶上鋁熱焊的工具與一些工匠一起走了下去,來到兩道鋼樑連線處。
鋁熱焊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李偉親自指導著工匠將鋼樑對齊找平,然後用夾具夾好,套上製作好的耐高溫模具,周邊的縫隙用膠砂封住,然後往裡面烘烤鋼樑至微紅,最後才將一個漏斗似的裝置架在了上面。
這個東西結構並不複雜,主要就是其內的氧化鐵與鋁粉反應產生高溫,鋁奪得氧生成氧化鋁漂浮在上,而液態鐵單質則下沉透過孔洞流進模具裡,相當於鑄造一般。
在點燃鋁熱劑前,李偉讓人疏散了周圍的人群,一個工匠跟點鞭炮似的小心翼翼的點燃之後撒腿就跑。
隨著漏斗裡面的鋁熱劑開始發生反應,整個裝置的縫隙間頓時呈現出刺目的亮紅色,鋁熱反應的溫度高達三千度,很容易就能融化鋼鐵,這些反應生成的鐵水順著漏斗流入夾緊的模具內,填充在兩道鋼樑中間,形成一段赤紅的部位。
等反應結束,李偉趕緊道:“快去,取下模具,按之前教伱們的那樣處理!”
“是!”
早就準備好的工匠立刻提著工具上前,將模具拆掉,用錘子大力的敲掉凸出的多餘部位,然後才是等它冷卻、打磨邊角。
許久之後,兩條鋼樑終於變成了完整的一根,這種焊接還是比較可靠的。
蔣荃跟著李偉一起上前檢視,見到這宛如一體的鋼樑,不禁連連感慨:“真是……神乎奇技啊!”
李偉也是面露喜色,這種焊接方式不但能用於焊接船體,也能用於焊接鐵軌,製造燃燒彈等等。
“主鋼樑都按照這種方法焊起來,其他的橫樑用螺栓、鉚接搭建,都開始動工吧!”
李偉大聲吩咐道。
眾多工匠紛紛稱是,開始按步就班的焊接搭建大船的鋼鐵骨架。
李偉雖然不用親自動手,也不敢離開,造船這種大工程,比之前建設揚州新城還要複雜得多,他必須得緊盯著。
底部鋼樑被一根根的焊接在一起,然後是往上的支架橫樑等等,隨著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