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這邊生意火爆,吳奇那裡卻是慘淡經營。
皇店的情況與李偉這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吳奇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是又無可奈何。
他一個久居深宮的太監哪裡懂什麼商業呀,遇到李偉這麼新奇的商業模式,簡直打的他找不著北,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輸在哪了。
不過他也不是個傻子,不但把價格降到了和李偉一樣,而且在其他方面也緊跟李偉的步伐,什麼打折優惠,小故事小牌子的統統照搬,可是依舊不能扭轉局勢。
其實他只看到了表面,沒學到精髓,李偉主要是把自己的商品搬到了別人的平臺上,店鋪是得了利,他也省了租店買店的錢,雖然讓了一小部分利,但達到了合作共贏的效果,因此才能迅速的開啟市場。
吳奇自然不懂這些,在他心裡別人就該來更大更好的皇店裡買東西才對,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正所謂店大欺客,在這個時代的老百姓眼中,官家向來是仗勢欺人的,他們能在小店裡買,就不會去大店裡找氣受。
雖然朱元璋得天下後對官吏十分嚴厲,官場風氣好了許多,但元末這麼多年的欺壓與腐敗,老百姓心裡早就對朝廷失去信心了,這個新生的王朝想要重建官方的威信,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間就到了二月,李偉忙的連元宵節都略過了。
不過相比元宵節的熱鬧,他更喜歡自己在家數錢數到手抽筋。
今天是運營一個月做總結的日子,李偉把賬目清理了一遍,得出結果,這一個月的贏利接近兩千貫!
這可是比自己擺攤賺的多太多了,雖然辛苦是辛苦了些,但是還是值得的。
“老朱是個好人啊,感謝老朱!要不是他把秘方搶走,逼得我不得不稍微動了點腦筋,我也不會賺這麼多!哈哈哈……”
李偉看著賬目上的金額,開懷大笑,順便感謝了一下把他逼上了創業這條光明大道的某朱姓老頭。
“來福,召集大傢伙開會,今天我給大家發工資,除了應得的酬勞之外,每個人多發一貫的獎金!”
李偉滿臉笑容的吩咐道。
“謝老爺,老爺真是個大善人!”
來福一邊感謝一邊拍馬屁,李偉開始時就給他說了,他也有工資可以拿的,除了跟幫工們一樣的底薪外,還有按總銷售額算的抽成,雖然抽成比例比貨郎的低,但是隨著貨郎越來越多,他按總額抽成得到的只會比貨郎更多。
李偉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一起,先是說了一些場面話,勉勵大家再接再厲,然後就痛快的開始給大家發錢。
聽到李偉說要另外多給發了一貫錢,這些幫工和貨郎們都激動的嗷嗷叫,李偉笑著看著這些跟自己幹活的人,突然感覺到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責任。
在李偉這邊慶祝豐收的時候,吳奇也到了宮裡跟朱元璋彙報。
“這個月賺了多少啊,快給咱說說。”朱元璋滿臉期待的問道。
“這個月一共……一共賣了一百五十貫錢。”吳奇支支吾吾的說出了這個月的業績,心裡充滿了擔憂。
聽到這個數,朱元璋先是一愣,不敢相信的又問了一遍:
“賣了多少?”
“一百五十貫。”
吳奇又重複了一遍,這次他聽清楚了,只有一百五十貫。
“混賬!你竟敢糊弄咱,你真當咱啥也不懂嗎?”
朱元璋怒目圓睜的盯著這個狗奴才,他雖然不太懂做生意,但他知道以前李偉自己做自己賣的時候,一天還能賺十幾貫呢,現在他安排了這麼多匠人,這麼多皇店在賣,怎麼也不可能只有這麼點!
他可還指望著一年能有個十幾萬貫來緩解北伐軍費的壓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