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章 金錢二老

流的組織。”

“新生勢力,想要開闢發展空間,除星位匱乏外,還缺乏人手,金錢,和土地,當真難上加難啊!”

“別妄想勒。咱們這輩子,就做規矩普通人。”

孫白髮生意做大,需要跟官府打交道,便透過姚崇之子姚彝,結交宰相。這一切都未能逃過御史大夫的眼睛。

開元三年,山東地區發生特大蝗災,對莊稼的破壞異常嚴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若不加緊整治,後果不堪設想。百姓只知設祭膜拜,卻不敢捕殺蝗蟲,任由蝗蟲嚼食禾苗。

姚崇上奏道:“《詩經》有云:‘秉彼蟊賊,付畀炎火。’漢光武帝也曾下詔道:‘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賊。’這些都足以證明,滅除蝗蟲是應該的。蝗蟲怕人,容易驅除。田地都有主人,讓他們救護自己的莊稼,一定會很賣力。夜間焚火,在旁挖坑,邊燒邊埋,蝗蟲才能滅盡。古代有除蝗而沒能滅盡的,只是因為沒有盡力。”

當時,朝議鼎沸,都認為蝗蟲是天意使之,不宜捕殺。武宗為此猶豫不定。他擔心是不是自己篡位,導致上天的懲罰。天意降災,抗逆何用?

蝗災愈演愈烈,軒轅勃也恐慌起來。星象師觀察天象說,“這是朝廷出現蛀蟲。陛下只要殺掉朝廷的蛀蟲,祭祀天地,便能渡過難關。”

黃門監盧懷慎道:“蝗蟲乃是天災,豈是人力所能除?況且殺蟲太多,有傷天和。”

姚崇道:“楚惠王吞蛭治好痼疾,孫叔敖斬蛇得到福報。如今蝗蟲可以驅除,若任其成災,糧食將被食盡,到時百姓何以聊生?滅蝗救人,倘有天降災殃,有我姚崇承擔,絕不會推諉給你。”

盧懷慎無言以對。

蝗蟲發動攻擊,糧食如何保全?沒有了糧食,天下如何穩定?天災所以降臨,就是陛下不施仁德。如今京城議論紛紛,都在傳唱,陛下不施仁德,導致天災不斷。唐國臣民信奉儒教“天人感應”之說。認為蝗蟲乃上天降臨的懲罰,應當反省,修德免災。

姚崇再三進言道:“庸儒拘泥不化,不知變通。事物的發展常有違反經典,而切合潮流的,也有違反潮流,而合乎權宜的。古時曾有蝗災,只因不肯捕殺,以致發生饑荒,百姓相食。如今飛蝗遍地,反覆繁殖,河南河北家無宿糧,若無收穫則百姓流離,關乎國家安危。滅蝗即使不能盡滅,也比留下來形成災患為好!”

武宗聽他分析得有道理,就讓姚崇安排消滅蝗災。但百官仍然疑懼不安。

姚崇深知如果不能及時消滅蝗蟲,不僅會導致經濟的重大損失和百姓的災難,而且對於國家穩定也至關重要。他親自指揮,下令各郡縣,全力以赴消滅蝗蟲,有功的獎勵,懶政的嚴處。並派出御史為捕蝗使,督促各地滅蝗。

地方官員手底人少事多,害怕辛煩,對滅蝗之舉仍有反對意見。汴州刺史倪若水進言道:“只有修德才能消除天災,前趙劉聰除蝗不成,反而招致更大的危害。”他拒絕御史的指揮,不肯滅蝗。

姚崇寫信責備道:“劉聰篡逆之君,德不勝妖,陛下聖明之主,妖不勝德。古時州有良守,蝗蟲不敢入境,如果說修德可以免除蝗災,發生蝗災就是閣下無德造成的麼?”

倪若水不敢抗拒,只得配合捕殺蝗蟲。

在姚崇的堅持下,蝗災的危害,被減小到最低限度,雖然連年蝗災,也沒造成大面積的饑荒。

姚崇勞苦功高,雖然屢次被彈劾,仍然屹立不倒。

:()極品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