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了麼?皇后娘娘最煩妾侍,區區一個小妾,死了活著,也值得皇后娘娘關心?”
第四十三章 眼界
忤逆這樣的罪名,可不比兩年前敏平侯與時家所領的教女不嚴的罪名那麼簡單。
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歷代天子莫不自詡孝順,在孝道上為天下之表率。
若祈國公府坐實了這個罪名,本朝怎麼處置不好說,但即使將來太子登基,想重用祈國公也不可能了。
這是釜底抽薪之計。真定郡王羽翼已成,再把這兩年已經受到接二連三打擊的延昌郡王一派的膀臂徹底廢除,即使太子將來有意扶持唐緣,也沒那麼容易。
畢竟儲君乃是國之重本,不可輕言廢立。延昌郡王勢單力薄,可不是一道聖旨就能叫他坐穩了東宮之位的。
照著卓昭節的盤算,這一計即使不能一舉定乾坤,總也能給真定郡王一派爭取更多的辰光,也更加震懾因聖人越發倚重太子、從而起了投機之心,倒向延昌郡王的那些人。
但這一次淳于皇后聽完她的話,卻對她話語裡的暗示置若罔聞,淡淡的道:“本宮曉得了,這件事情暫且記下,回頭再說罷……左右不過兩個嬤嬤,本宮想,二姐那兒也不是沒有旁的得力的人,讓她們好生休養著也就是了。”
卓昭節呆了一呆,有片刻的驚訝與慌亂,但隨即冷靜下來,道:“謹遵皇后娘娘之命!”
頓了一下,見皇后沒有說旁的話的意思,卓昭節吸了口氣,試探的道,“敢問娘娘,近來可有什麼憂煩?”
這是極明顯的不解與求問了。淳于皇后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似乎沉吟了下,這才道:“都先下去,本宮要與七娘單獨說說話兒。”
等人都打發了,皇后才道:“你可是不解本宮為什麼不肯用你說的這個把柄發難?”
“回娘娘的話,確實如此。”卓昭節在淳于皇后跟前素不隱瞞,這一點也是寧搖碧叮囑過的——皇后這樣精明的人,照著卓昭節的閱歷本來就很難在她跟前瞞住什麼。而且越是這樣精明厲害的人,越是厭惡旁人的欺瞞,索性有話直說,以皇后從梁氏的愛屋及烏,反倒不會怪罪。
這一次也是如此。
淳于皇后聞言,果然微微一笑,不怒反喜,道:“你能想到這個法子,是很好的。不過你到底年輕,只考慮了這一計好,卻忘記了全域性。”
卓昭節一愣,隨即明白過來淳于皇后並不是不打算對延昌郡王這邊下手,不過是覺得自己說的這把柄到底還不夠。她想了想,恭敬的道:“我這點兒眼界,哪裡能與娘娘比?這一回說是來與娘娘稟告事情,其實,也是來求娘娘指點一二的。娘娘若是不嫌我愚笨,還求與我說上幾句?”
淳于皇后淡笑著道:“這個呢還真是個眼界。”她抬起手,輕輕拍了拍身下的鳳座,放眼俯瞰著寬廣的蓬萊殿,語氣悠然的道,“你沒有坐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