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

誘敵深入,聚而殲之。這樣的戰例,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正所謂“昔成安君不守井陘之關,終屈於韓信;諸葛瞻不據束馬之險,卒擒於鄧艾。”在中國歷史上,秦末的陳餘,漢末的諸葛瞻,都是擁有地利和兵力優勢。但他們都認為光憑著地利了不起就是打退敵人。不如趁著我兵多,捨棄地利,把敵人放進來打,如此,就可以打出殲滅戰……然後嘛,自然就是被放進來的韓信和鄧艾打出了滅國之戰。

如朱由棟這樣的放棄緬甸,大踏步後退,把歐盟的陸軍放進中南半島深處,然後本國主力聚而殲之,其實也是在弄險。

大明此時由於海權的喪失,使得海貿近乎斷絕。不管是大明本土,還是藩屬國,農業或許受到的影響不大。但是工商界的疼痛是非常劇烈的。而商人嘛,都是逐利的。這朝廷不能為他們的海貿生意保駕護航,對朝廷自然就會不滿。

之所以這會兒大明本土的商人不鬧,一方面是大明最賺錢的產業都有皇家股份。一方面則是大明的大商人們總體還是沉得住氣的:且再觀望一下,看大明朝廷能不能迅速翻盤。總之,咱們這個皇上近四十年來創造了太多奇蹟,如果我們傻乎乎的這時候先下場反對皇上,若是皇上後來迅速翻盤了呢?

但是,假如這個時候大明從緬甸大踏步撤退,很可能就會給國內一些本來就起了別樣心思的人一種印象:哎喲,這大明看起來要完啊!這不光是海軍打不過人家,連陸軍也不行了啊。我們還是早點下了大明的船,去上西班牙的船吧。反正人家又不是要滅掉我大明,只是因為我們現在這個皇帝做事太霸道,搶了人家的地盤,所以人家要求今上退位罷了嘛——如此要求,合理!我們上西班牙的船,不算數典忘宗。而且,一旦兩國恢復和平,生意又可以做起來了嘛。而今上退位後,說不得,皇室現在控股的不少賺錢的生意,我們也有機會去參合一腳呢。

所以,一旦大明從緬甸撤退,在政治上的丟分是極重的:一些藩屬國、國內的部分商人,以及在朱由棟歷次改革中利益受損的官僚,說不定都會跳出來。

但朱由棟反覆思考後,還是這麼做了。

在他看來,從軍事上來說,剛剛通車的中南鐵路,運力還是有限。劉招孫在緬甸率領十五個師作戰,已經是中南鐵路能夠保障的極限——再派援軍不是不可以,但是鐵路的運力保障不了彈藥的後勤。

所以,與其在緬甸以劣勢兵力與敵人對耗,最終不得已慢慢的被打退。莫不如大踏步撤退,在減少後勤壓力的同時,增加對方的後勤難度。

這個位面的軍隊因為穿越者的原因,都進入衝鋒槍和重炮時代了。對後勤的需求是極高的。後勤上本方壓力的減小和對方後勤難度的增大。其實就意味著雙方參戰兵力的增加與減少。如此,集中優勢兵力圍殲敵人,就有了可能。

至於說因為‘誤會’大明陸軍戰敗而跳出來作死的各路小丑?朱由棟早有心理準備:這就是陽謀,就是要引誘你們這些心有二志的傢伙跳出來。朕正好借你們的人頭震懾一下其他心志不堅的傢伙。免得將來朕反擊的時候還有人出來扯後腿。

總之,大明現在需要一個大勝仗來提振各宗藩和國內計程車氣。但要打大勝仗,必須要先冒點風險進行戰略撤退。

“眾卿,朕的想法是這樣。目前,西賊的陸軍主要是透過伊洛瓦底江進行內陸補給。這條大江水量充沛,西賊三千噸以下戰艦可以暢通無阻。如此,西賊的後勤保障能力極佳。而我大明的後勤,則要翻越撣邦高原……所以,朕意,徹底放棄緬甸,讓劉招孫帶著他的兵團,後撤到湄南河東岸。這一塊地方,山地雖然很多,但海拔都不是很高。既能減緩我軍後勤壓力,也能為我軍提供一定的固守地利。之後,劉招孫就在這裡堅守,而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