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六章 攆都攆不走嘍

第二天早早從山上鍛鍊回來,劉青山便開車去公社接人。

因為去得早了點,人家那兩位老師還沒報到呢,他就招呼一聲,先去野菜廠轉轉。

一大早,就有來出貨的,這類大多是昨天採山回來的晚,來不及出售。

看到夾皮溝野菜廠門口,有村民進進出出,質樸的臉上都喜氣洋洋的,劉青山心裡也挺有成就感。

再瞧瞧對面,道北的家家康野菜廠,就一名門衛,在大門口晃盪呢。

嘿嘿,不知道何家康這傢伙,能堅持多長時間呢?

雖然才開業幾天,但是已經能瞧出一些端倪:夾皮溝野菜廠生意興隆,人來人往。

而家家康野菜廠,卻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事情就這麼奇怪,明明兩家的收購價格都是一樣,可是這些村民,就不去家家康那邊出貨。

除非是外縣來的送貨車,偶爾有誤打誤撞,去那邊售賣的。

可是收購這麼點,還不如不收呢,收上來你就得加工吧,生產一兩個小時就完事,剩下的時間,工人全都大眼瞪小眼等著。

眼瞅著自家的野菜廠,就這麼半死不活的,何家康也愁得不行。

他想不通,更不理解:這些泥腿子,居然也看人下菜碟兒,氣死人啦!

或許對他來說,這個問題永遠都不會想通:越是這些平民百姓,越在意人品。

你何家康的名聲,頂風都臭出去十里地了,誰還願意搭理你?

劉青山閒著沒事,就樂呵呵地跟那些採集山貨的村民聊聊,瞭解一下各處採山的情況。

然後又叫來劉文娟,叫她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通告,主要是收購羊肚菌和地皮菜的。

立秋之後,還能收一季羊肚菌,雖然產量沒有春季那麼多,但是聊勝於無,主要是帶著收別的山貨。

至於地皮菜,劉青山還是有信心的:靠著他的策劃,以及維克多的奸商潛質,應該能開啟一個全新的市場。

新開發的市場,第一個吃螃蟹,肯定能吃到撐。

當他重新轉悠回公社,兩位新老師都到了,一男一女。

女老師名叫劉英,本縣人,梳著一條大辮子,透著一股爽利勁兒。

她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也不準備再補習,就當上民辦教師,幹上十年八年的,也能轉正。

男老師是個高高瘦瘦白白淨淨的大男孩,戴著一副眼鏡,劉青山瞧瞧他的衣著和氣質,覺得應該是大城市的,不像農村出來的孩子。

一問之下,果然,男老師是燕京人,名叫高峰,來這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

像這種,要麼是來鍍金,要麼是因為某種原因,被髮配來的。

但是不管什麼來頭,劉青山都舉雙手錶示歡迎,相互握手介紹之後,劉青山就樂呵呵地張羅著:

“兩位老師,收拾下行禮,咱們這就回夾皮溝吧,孩子們都盼著新老師呢。”

劉英揹著個行李捲,一隻手上還拎著個大提包,另一隻手提著個網兜,裡面連洗臉盆都有,

劉青山見狀,就接過她手裡的提包和網兜:這個得好好對待,一瞧就是個踏實的,肯定能留下。

而高峰則恰恰相反,沒啥行禮,就揹著一個小揹包,還挎著一把吉他。

他還順勢從劉青山手裡接過提包,拎著出門。

嗯,這個也不錯,起碼是個有眼力見的,最好也能留下。

等劉英從屋裡出來的時候,劉青山也樂了:這姑娘的行李捲,雙肩都挎著繩子,牢牢背在身後,這是準備走長途嗎,走回夾皮溝?

一般來說,到秋天的時候,家裡的柴火不夠燒了,去野地裡摟柴火,回來的時候,都這麼背。

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