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對臺州的濃厚興趣,用過晚餐之後,劉文昌悠閒地踱步來到驛站大廳,見到掌櫃正忙碌著整理賬目。他上前拱手作揖,微笑著問道:“掌櫃的,不知這附近可有什麼值得一遊的名勝古蹟啊?”掌櫃抬起頭來,熱情地回應道:“客官您算是問對人啦!從咱們這兒沿著山腳下一直往東走,大概六里地左右便是那赫赫有名的護國寺。這護國寺可非同一般吶,它可是咱天台山四大寺院中的翹楚呢!寺裡面住著五百多位僧人,擁有一千二百畝良田、三百畝土地以及四百畝山林,稱得上是台州地區規模最大的寺院之一喲!”
聽到此處,劉文昌不禁眼睛一亮,心中暗自思忖:原來這護國寺竟如此壯觀宏偉。緊接著,掌櫃又興致勃勃地繼續介紹起來:“要是您還想多逛逛,再朝著東北方向前行兩里路,就會抵達傳說中的桃源谷啦,據說那裡可是當年劉晨和阮肇偶遇仙人之地呢!”
對於護國寺,劉文昌其實早有耳聞。在他閱讀眾多名人詩集和相關典籍時,便多次看到有關這座寺廟的記載。護國寺原名般若寺,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後周顯德四年(公元 957 年)。當時,它乃是吳越國高僧德韶(公元 890 - 972 年)的第九個講經說法之所。而且,這座寺院與吳越國王室錢氏的後裔有著頗為深厚的淵源。後來,到了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 1008 年)的時候,般若寺正式更名為護國寺。而在宋天聖九年(公元 1031 年),護國寺更是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建工程,並立下了一塊“宋天台山護國寺碑銘”。此碑銘乃由吳越王錢弘俶的兒子、時任中書令的錢惟演親自撰寫,由工部尚書李端懿揮毫潑墨書寫碑文,最後則由鄂州刺史錢惟濟題寫匾額。如此種種,足見這座護國寺的地位尊崇,聲名遠揚。
至於桃源遇仙的故事,劉文昌更是爛熟於胸,沒想到這些景點居然就在眼前,他立即萌生了前去一遊的想法,迫不及待地去與金桃商議,金桃看到劉文昌那迫切的心情,就欣然同意了。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灑向大地,喚醒了沉睡中的世界。劉文昌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畢後便匆匆來到驛站的大堂,與掌櫃商議著前往護國寺的事宜。
經過一番商討,他們決定請一位熟悉當地路況的老鄉作為嚮導。很快,這位熱情憨厚的老鄉便應約而來。一切準備就緒後,劉文昌留下了一干隨從人員以及眾多行李在驛站耐心等候,而他自己則翻身上馬,只帶一輛精緻的馬車出發了。
這輛馬車上坐著金桃、睿澤、小桃紅和一名伶俐乖巧的丫鬟。一行人緩緩前行,車輪碾壓過路面發出輕微的“嘎吱”聲,彷彿在訴說著這段旅途的故事。
去往護國寺的道路並非寬闊平坦,而是略顯狹窄,但好在足夠讓馬車順利透過。一開始,他們需要爬上一段坡度較陡的山路。馬蹄踏在石板路上,濺起些許塵土,而拉車的馬匹也不時喘著粗氣,奮力向前邁進。
沿著山腳蜿蜒而過,周圍的景色漸漸變得美麗起來。只見山坡之上,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如火焰般綻放,那鮮豔的顏色如同天邊絢麗的雲霞,美不勝收。微風拂過,花瓣紛紛飄落,猶如一場花雨降臨人間,令人陶醉其中。
不知不覺間,眾人已經走完了一半的路程。此時,遠遠望去,可以看見前方矗立著一座高大雄偉的石頭牌坊。嚮導指著那座牌坊對劉文昌說道:“大人,再往前,道路兩旁的田地可就都歸護國寺所有啦!”劉文昌微微點頭,表示明白。接著,嚮導又介紹道:“前面山腳處有個小小的村莊,那裡居住的村民們大多都是專門為護國寺耕種田地的。還有,再往前走不遠處,山腳下還有幾座規模較小的廟宇,那些地方住著護國寺的行腳僧人和職事僧人呢。”聽著嚮導詳細的解說,劉文昌心中對於即將到達的護國寺充滿了期待。
大約再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