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代表會議的爭端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他們所採用的計謀,也都是更高深、更難以揣度的了,一個人智謀再深遠,也不可能都過一群人智慧的結晶。同樣的道理,美國一大堆智庫所策劃的計謀,也不可能是郭守雲疑惑是霍多爾科夫斯基能夠猜的透的,在不知不覺中,郭守雲這位高智商的奸商,也一步步落進了華盛頓的陷阱。
幸好的是,郭守雲有了葉列娜,郭氏集團有了自己的小型智庫,儘管這個智庫才剛剛建立,其綜合實力與蘭德那樣的大型智庫還相去甚遠,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仍舊能夠從一大堆問題中,尋找出某些普通人容易忽視的蛛絲馬跡。
“為什麼面對大卡緬事件,華盛頓自始至終沒有做出任何表態?為什麼東部財聯的利益集團會在短期內與摩根達成諒解?為什麼華盛頓會對郭氏集團作出大步的退讓?為什麼希奎娜會連她那位出身豪門世家的未婚夫都看不上,轉而徹底投入了你的懷抱?為什麼麥凱迪會抽冷子跑到遠東做了那麼一番民意調查?為什麼這一大串的“為什麼”,先生都沒有察覺到嗎?”當郭守雲與霍多爾科夫斯基聯袂抵達郭氏集團總部,並召集了智庫緊急會議之後,智慮深遠的葉列娜並沒有直接對莫斯科剛剛生的事情表態,轉而開始談論這兩天智庫小組所研究的一大堆問題。
而這些問題的提出,令郭守雲冒了一身冷汗,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出現了什麼問題,自己太自信了,以至於這種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演化為了自負,一些該重視、該提出問題的地方,都被自己草率的忽視了。
希奎娜在說謊,至少,她刻意的隱瞞了一些重要問題,可以肯定的是,前段時間她來哈巴羅夫斯克商談進一步合作問題的時候,並不是僅僅代表著東部財聯的利益,而是代表著整個華府的利益。同時呢,邁爾斯之所以能夠忍受自己新增給他的恥辱,也不僅僅是因為他對女人感興趣亦或是精神分裂,而是因為他分的出輕重,明白拉攏自己將對他意味著什麼。
正如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所談的那樣,這個世界是廣泛聯絡,任何一個問題的出現,都不可能是鼓勵的。
從對這一堆“為什麼”的解答中,智庫小組又對莫斯科局勢的詭異變化給出瞭解答:他們認為,美國人正企圖放棄對克里姆林宮的支援,並轉而選中了同杜達耶夫一方保持密切聯絡哈斯布拉托夫。
作為代表會議的議長,難道哈斯布拉托夫會與俄羅斯的分裂勢力有什麼勾連嗎?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郭守雲隱約記得自己前世所接觸到的一些新聞,大概是九四年四月份,杜達耶夫被俄空軍一架“蘇…25”戰機在四十公里外所射的“daB…1200”輻射導彈炸死。而當時俄軍之所以能夠鎖定目標,就是因為杜達耶夫正在與哈斯布拉托夫通話,俄預警機截獲了部分通話,並據此準確鎖定了杜達耶夫的藏身位置。
歷史在生變化,而且變動的幅度之大,令郭守雲有了一種無可適從的憂慮感,他現自己不但無法掌控遠東的獨立傾向,同時也無法把握歷史程序了。
一堆問題的出現,令郭守雲最終還是對妻子失約了,從十一點半鐘開始,智庫小組的研究會議一直進行到夜裡九點,三十多個接受過專業訓練的“智腦”湊在一起:提出假想,搜尋論據,推演程序,得出結論,然後再針對這一結論提出質疑,搜尋論據,推演程序,駁翻結論
類似這樣的智庫研討會議,令第一次接觸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大開眼界,同樣的,他也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腦子不夠使了,因為在很多問題上,他甚至還不及深入思考,在坐的就有人提出質疑甚至是給出論證了。還是平生第一次,霍多爾科夫斯基產生了組建“俄羅斯聯邦精英智庫”的念頭,而這個念頭對他來說,竟然具有無與倫比的誘惑力。
………【第五三零章 雅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