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章 十勝十敗論

在香河縣城大敗清軍,俘虜、殺死清軍近萬。崇禎皇帝返京,但又於今日率輕騎離開。

李自成有點疑惑了,崇禎皇帝走了,怎麼又回了?而且在他心底對清軍的戰力有了一些輕視,如此輕鬆就被崇禎皇帝消滅了近萬人。

當夜,一封報紙放在了李自成的案臺。

十勝十敗論。

闖軍十敗:

1、李自成出身草莽,缺乏遠見。

2、李自成勢力擴充太快,吸納太多明軍,致使軍心不齊。

3、李自成沒有根基之地,缺乏長期作戰之條件。

4、李自成喜好虛張聲勢,用兵不得要領,為常敗將軍。

5、李自成不辨賢愚。起用心胸狹窄的牛金星為丞相,任命只會妖言惑眾的道士為軍師。其他諸臣,諸將,皆是碌碌無為之輩。

6、李自成胡亂許諾。闖王來了不納糧,只為蠱惑人心,難以實現,失信於民。

7、李自成分不清主次,和東虜合作,失去人心。

8、李自成以為民請命的名義起事,卻坐視北地百萬百姓遭受凍餓之苦,喪失道義。

9、李自成缺乏雅量,不能同等對待降將、闖將。

10、東虜勢強,李自成難以全心應對大明。

東虜十敗:

1、塞外小族,可戰之兵不過二十萬。

2、不知禮儀,只知靠強力取勝,為蠻夷者。

3、不講仁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必然招致反抗。

4、傾族而來,後方不穩。

5、多爾袞強娶皇太極皇后,欺壓幼王,權臣之舉不得人心。

6、二十餘萬部眾,糧草不足。

7、滿、漢、蒙八旗,高低貴賤,各有統屬,軍心不齊。

8、建州和葉赫、哈達、海西等女真各部皆有舊仇,並不信服其統治。

9、遼東百姓,心向大明者眾。

10、李自成十數萬大軍,可牽制東虜。

明軍十勝:

1、佔據京師,提前立於不敗之地。

2、京內糧草充足,可堅持數月。

3、京城城牆高固,防禦設施完善。

4、兵力充足,京師有兵數十萬,闖賊、東虜都少於此等之數。

5、外有援兵。山海關之吳三桂,山東之朱大典,大同之周遇吉等等。

6、賞罰分明,軍心穩固。

7、得人心。北地百姓深恨李自成作亂,東虜數次入關洗劫。

8、順天道。堅持不與滿虜妥協。

9、大明乃正統,佔據大義。

10、闖賊和東虜相互戒備,都不能充分發揮其戰力。

大明有十勝,而闖賊、東虜各有十敗,最終的勝利一定屬於大明。

:()進擊的崇禎皇帝